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995年9月-2005年9月本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41例肺结核患者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最多55例,占39.0%,其他各型肺结核85例,占60.28%,其中浸润活动性肺结核转出35例,占24.82%。结论综合医院肺结核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规范应用抗结核药物并定期排除胸液可较大提高结核性胸膜炎及其他非活动性肺结核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痰热清注射液是由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黄芩、连翘等中药提取精制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镇咳功效的国家中药二类新药,通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国内最具权威的临床医疗研究基地证实,其具有很好的抗炎、抗病毒及退热作用,且副作用小。自2004年底以来,我院呼吸内科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成人上呼吸道感染16例、急性支气管炎6例、急性细菌性肺炎4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盐酸莫西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盐酸莫西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8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0.4g/次,qd;对照组用头孢曲松注射液2.0g/次,bid。疗程均为7~10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0.0%;细菌清除率83.3%和62.5%,两组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结论盐酸莫西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可作为治疗中、重度呼吸道感染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4.
遗传性共济失调(SCA)是一组神经变性疾病,以不同程度脑干和小脑病理形态异常和机能障碍为特征,常于30岁~40岁后出现临床症状,除小脑损害表现外尚有构音障碍、痴呆、椎体束征、动眼神经和脊髓功能障碍等。显性遗传性SCA是一组表型异质的疾病,难于诊断。在过去的30年中,至少已经遗传学定位6个SCA位点(SCA15、7),并确定了4种引起疾病发生的基因(SCA1、2、3、6),FA有一表型可与常染色体显性SCA重叠,但区别在于FA以隐性方式遗传并且通常发病年龄较早。FA是一种进行性共济失调,出现于2…  相似文献   
5.
肺心病合并冠心病7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本组收集我院 1998- 12~ 2 0 0 1- 12慢性肺心病 32 9例 ,均符合 1977年全国肺心病学术会议制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其中依据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清酶学、心脏B超及冠状动脉造影改变诊断冠心病 77例。其中男 5 3例 ,女 2 4例 ,年龄 4 5~ 75岁 ,平均 5 6  相似文献   
6.
以往认为,Graves病病人的甲状腺细胞基因组DNA中存在HIV基因序列,本文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这些病人白细胞和甲状腺组织中HIV基因序列,结果认为Graves病人不存在HIV-1相关的DNA序列。Fusco等一系列实验证明典型逆病毒C能感染和转化鼠甲状腺细胞系,逆病毒感染与雏鸡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和山羊关节炎相关联,而逆病毒与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之间的关联尚不清楚。Drabick等在3例Hashimoto′s甲状腺炎病人发现人免疫缺  相似文献   
7.
结缔组织病所致肺心病少见,近年我科收治同胞姐妹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慢性肺心病2例,报告如下.例1:女,24岁,农民.5年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低热、面部蝶形红斑及四肢关节痛,曾在我科住院,血内找到红斑狼疮细胞而诊断为SLF,经服强的松症  相似文献   
8.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律失常12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较多见,尤其在急性发作期发病率更高.为引起临床足够重视,现将我院近3年来住院治疗的307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镁是人体内仅次于钾的元素,参与体内所有的能量代谢,镁是体内生命活动的必须元素之一,是细胞内居第2位的重要阳离子,参与细胞膜或细胞内大约225种不同酶的功能活动。镁促进骨质形成所有的生长过程以及细胞的形成。维持核酸结构的稳定性,抑制神经的兴奋,并参与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肌肉收缩和体温调节,是保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