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妊娠期糖尿病的营养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GDM)病的意义。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4月来我院围产检查确诊并分娩的GDM患者47例,严格饮食控制,监测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清白蛋白,并跟踪妊娠并发症和围产儿患病率的发生情况。结果40例经单纯饮食治疗,血糖控制满意,有7例需用胰岛素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清三酰甘油、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白蛋白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生儿出生平均体质量为(3205±486)g,巨大儿发生率8.33%(4/48),妊娠并发症和围产儿患病率均低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结论早期进行严格合理的饮食控制对GDM的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压疮三级监控管理体系,特别是发挥压疮小组在压疮高危病人的预防、压疮病人的治疗及人员培训中的作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心肺复苏(CPR)培训后的技术保留情况及最佳复训时间.方法:将我院临床护士根据所在科室的性质分为急救科室组(n=203)和非急救科室组(n=853),两组分别于培训后第3、6、9、12个月进行随机抽考CPR操作技术,比较两组间的考核成绩及合格率的变化.结果:CPR培训后随时间的递增,两组操作考核的平均分及合格率均进行性下降,其中非急救科室组较急救科室组下降显著(P<0.05);急救科室组在第12月、非急救科室第6月以后其平均分降至合格分数线水平.结论:临床护士在进行CPR培训后技术的保留程度随时间逐渐下降,复训的时间间隔在急救科室应为12月,而非急救科室最好应为6个.  相似文献   
4.
5.
为了解慈溪市营业性棋牌室病原微生物污染状况,为进一步加强管理、探索消毒效果,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选择了市区营业性棋牌室进行病原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自我效能和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人自我效能和健康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用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对332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健康行为处于较高水平的方面有营养、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压力处理,而较低水平的方面有健康责任、运动和锻炼。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评分存在相关性(r为0.332-0.638,P均〈0.01)。[结论]老年人自我效能与健康行为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包腔中心静脉管围置管期患者健康教育.方法:制定标准的经心包腔中心静脉管围置管期教育计划;对实施经心包腔中心静脉管留置放液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教育.结果:本组病例置管成功率100%,最长留置21 d,无全身感染、导管断裂、导管脱出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围置管期患者健康教育是心包腔中心静脉管留置放液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踏车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气肺功能的影响及与运动能力改善的关系.方法 对12例中、重度COPD患者进行12周的下肢踏车运动训练.在运动训练前后分别进行常规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肺容积、最大用力吸气峰流速(PIF)、最大吸气压(MIP)、症状限制递增功率心肺运动试验和高强度恒定功率心肺运动试验.在高强度恒定功率运动中,每隔1 min记录受试者潮式呼吸流速-容积(TBFV)曲线.结果 踏车锻炼后COPD患者运动持续时间(T)(t=7.357,P<0.001)和峰运动功率(WRpeak)(t=3.614,P<0.05)显著增加;MIP(t=4.754,P<0.001)和PIF(t=2.440,P<0.05)显著增加;踏车锻炼后COPD患者在等时间点潮式呼吸吸气峰流速(t=-2.747,P<0.05)和呼气峰流速(t=-4.487,P<0.05)均较前显著下降,最大吸气流速储备较前显著增加(t=2.755,P<0.05),最大呼气流速储备较前无显著变化(t=1.326,P>0.05).受试者下肢踏车锻炼后MIP的增加(r=0.613,P<0.05)、PIF的增加(r=0.497,P<0.05)和等时间点最大吸气流速储备的增加(r=0.592,P<0.05)分别与运动持续时间的增加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下肢运动训练可改善COPD患者吸气肺功能指标;运动训练后吸气肌肉力量、PIF和运动中吸气流速储备的增加可能是COPD患者运动能力改善的主要原因.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readmill training on inspiratory func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improvement of exercise capac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Methods The 12 moderate to severe COPD patients were allocated to lower-limb exercise training for 12weeks. The routine tests of pulmonary ventilation function, diffusion function,lung volume, peak inspiratory flow (PIF), maximal inspiratory pressure (MIP), symptom-limited progressive cycle ergometer exercise tests and constant work rate exercise tests were administe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program. During the constant work rate exercise tests, tidal breathing flow volume (TBFV) curves were recorded every 1 mir. Results After treadmill training, the exercise duration (T) (t=7. 357, P<0. 001), peak work rate (WRpeak) (t=3. 614, P<0.05), MIP (t=4.754, P<0. 001) and PIF (t=2. 440, P<0. 05)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tidal PIF (t=- 2.747, P<0.05) and peak expiratory flow (PEF) (t = - 4.487, P< 0.05 )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isotime. Maxium inspiratory flow reserve (△FLOWinsp) (t = 2. 755, P < 0. 05 )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isotime, and maxium expiratory flow reserve (△FLOWexp) (t = 1. 326, P > 0.05)showe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The△T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MIP (r=0. 613, P<0. 05),△PIF (r=0.497, P<0.05) and △FLOWinsp (r=0.592, P<0.05). Conclusions Lower limb exercise training improves inspiratory function of COPD patients. The improvement of exercise endurance in moderate to severe COPD patients after lower limb exercise training is due to increases of inspiratory muscle strength, maxium PIF and inspiratory flow reserve.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TR-Band止血器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88例介入术后应用TR-Band止血器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出现皮下血肿,经处理后血肿吸收,3例穿刺点出现少许渗血,处理后渗血停止,其他184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TR-Band止血器效果好,但关键在于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和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毛晓群  尤黎明  古素娥  黄惠芬 《护理研究》2007,21(16):1437-1439
[目的]探讨老年人自我效能和健康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用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对332例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健康行为处于较高水平的方面有营养、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压力处理,而较低水平的方面有健康责任、运动和锻炼。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评分存在相关性(r为0.332~0.638,P均<0.01)。[结论]老年人自我效能与健康行为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