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目的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RNA-Seq)探讨毛蕊花糖苷抗抑郁作用机制,探讨可能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 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及毛蕊花糖苷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他3组均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结合孤养方式构建抑郁模型,于造模第2周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氟西汀(20 mg·kg-1)、毛蕊花糖苷(60 mg·kg-1)灌胃,边造模边给药持续3周。通过行为学检测评估小鼠抑郁样状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主要神经递质及炎性因子含量;小鼠伏隔核及结肠进行mRNA高通量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t-time PCR)检测伏隔核组织中主要差异基因谷氨酸脱羧酶1(Gad1)、溶质载体家族32成员1(Slc32a1,又名VGA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焦虑、抑郁样行为增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神经递质含量明显降低(P<0.05);促炎性因子含量明显升高(P<0.05);伏隔核组织中Gad、Slc32a1(VGAT)的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BDNF的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毛蕊花糖苷组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显著缓解(P<0.01);神经递质含量明显增加(P<0.05),促炎性因子明显降低(P<0.05);伏隔核组织中Gad、Slc32a1(VGAT)的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BDNF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高通量测序共筛选出伏隔核差异表达基因48个,结肠差异表达基因43个。伏隔核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γ氨基丁酸(GABA)能突触、突触小泡循环等通路;结肠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GABA能突触、突触小泡循环、环磷酸腺苷(cAMP)等信号通路。结论 毛蕊花糖苷具有明显抗抑郁作用。其抗抑郁功效可能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增加、促炎因子减少以及通过增加GABA恢复神经递质平衡有关,并主要通过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GABA能突触、突触小泡循环、cAMP 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定仲景古方百合地黄汤水煎液成分,并对鲜百合和鲜地黄的水煎液所含成分进行对比,为优化百合地黄汤提取工艺提供初步依据。方法 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为基础,定性分析百合地黄汤水煎液所含化学成分并进行归属及聚类分析,同时对百合水煎液、地黄汁所含化学成分进行比对。结果 百合水煎液、鲜地黄汁中分别检测到35种、36种化学成分;古法煎煮后,在百合地黄汤水煎液中发现69种化学成分,其中有机酸类16种、糖类及苷类共6种、氨基酸及多肽类共8种、生物碱类3种;其中有8种物质为原百合水煎液与地黄汁共有,较两种原煎液新产生36种物质,且抗抑郁有效成分毛蕊花糖苷仅存在于共煎液中。结论 古法百合地黄汤共煎液中抗抑郁有效成分比单煎液丰富,有助于抗抑郁有效成分的提取,LC-MS技术适用于复方提取液的含量测定,通过此研究,构建了基于质谱技术的中药复方化学物质组成表征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