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遵医嘱行为、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和生活方式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遵医嘱行为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FBG、P2hBG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观察组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使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更科学、规范和有针对性,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和遵医嘱行为,改善血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前临床上较多采用Mogensen的糖尿病肾病分期,将糖尿病肾病(DN)分为五期,即Ⅰ期:肾小球高滤过期(糖尿病肾病前期);Ⅱ期为“寂静”期(运动后微量白蛋白尿期);Ⅲ期为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期(早期糖尿病肾病);Ⅳ期为临床蛋白尿期(临床肾病);Ⅴ期为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1].患者在不同临床分型时,会呈现不同的心理状态.人的心理因素与全身生理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心理情绪能影响免疫功能,如恐惧、紧张、疼痛可使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减弱,反之,良好的心理因素具有治疗价值[2].所以,护理人员应掌握心理护理的相关技巧,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为治疗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糖尿病系统性教育干预对于门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其他指标控制的作用。方法:选取血糖控制欠佳或对自己病情控制不满意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对其进行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包括集中授课、个别辅导、派发健康教育小册子、定期回访等),动态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糖、血脂、体重指数、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以及饮食、运动等自我管理的改变,随访6个月。结果:经强化糖尿病教育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血糖血脂控制良好。结论:对门诊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教育,有助于血糖的控制,延缓糖尿病的发展,减少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不同健康教育形式在高脂血症护理中的作用,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老干部科治疗的168例病例,分2组进行不同形式(强化式和传统式)健康教育,比较这2种健康教育形式的效果。结果采用试验组强化式健康教育的患者对高脂血症各相关知识掌握及健康行为执行均优于传统式教育组(P0.05和P0.01),急慢性并发症出现程度及出院后血脂控制情况也好于传统式健康教育组。结论强化式健康教育对高脂血症患者健康干预优于传统式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对大剂量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单用胰岛素(诺和锐+甘精胰岛素)、每日胰岛素总量>50 U、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胰岛素+西格列汀组与胰岛素组,每组各40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HbA1c、全天最高血糖最低血糖差值(ΔMMBG)、全天平均餐后最高血糖(MPMG)、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的频次。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FBG、2hPG、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2周后,胰岛素+西格列汀组ΔMMBG、MPMG、胰岛素用量均较胰岛素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后胰岛素+西格列汀组BMI无明显改变,但胰岛素组BMI较前增加,治疗后两者BMI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胰岛素+西格列汀组低血糖发生的频次较胰岛素组明显减少(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的T2DM患者加用西格列汀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且可减少胰岛素剂量,不增加体重,同时可以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河西走廊中部六县(区)1961—2009年逐日实测气温资料进行分析,分析≥10℃界限温度分布特征、年际和年代际演变规律及其异常变化特点,并分析≥10℃界限温度的演变对当地主导作物玉米的种植结构、生长性状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 a河西走廊中部≥1O℃界限温度表现为初日提早、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积温增加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前期各地≥1O℃积温偏少,持续日数较短,90年代以来,积温增加趋势明显,尤其2001—2009年增加幅度为近50 a最大,热量资源充足;70年代、80~90年代初均出现积温异常偏少、持续日数异常偏短的年份,2000—2009年,河西走廊中部≥10℃积温异常偏多的年份占近50 a来异常偏多年份的83%;生长季≥10℃热量资源显著增加,利于扩大河西走廊中部主导作物玉米的种植面积和区域,提高了玉米单产及总产产量。  相似文献   
8.
老年糖尿病100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对2009-01/2009-05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治疗与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65~79岁。合并高血压43例,冠心病11例,脑梗死1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1例,糖尿病性肾病3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0例,足感染5例,多数伴有瘙痒症。1.2护理方法1.2.1心理干预对糖尿病(DM)的护理,除了用药物控制血糖外,社会的心理干预是不可忽视的,研究表明对DM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有85.4%的患者血糖平均降低3.02 mmol/L,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发生的最直接原因是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的趾端供血不足,因此治疗糖尿病足的关键在于如何恢复肢体末端的有效血供.下肢血管介入治疗是缺血性糖尿病足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使糖尿病足血供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后,将失活组织去除并应用人工真皮(皮耐克)覆盖,7 10d后再移植自体皮,可有效地保留肢体的长度.2010年-2011年我院对糖尿病足患者在施行介入治疗后,应用复合皮移植治愈了8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