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研究NO及NOS在分泌性中耳炎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聋中所起的作用或影响。方法选取5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其中29例为单纯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A组),29例为分泌性中耳炎所致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B组),分别抽取A、B 2组的中耳积液,试剂盒检测NO的含量及NOS的活性,探讨NO及NOS在分泌性中耳炎导致感音神经性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 A组中耳积液中NO含量为(138.71±40.98)μmol/L,NOS的活性为(74.28±27.00)U,B组耳积液中NO含量为(176.18±42.68)μmol/L,NOS的活性为(98.78±30.02)U,B组NO含量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OS活性比较,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及NOS在分泌性中耳炎引起的感音神经性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能参与感音神经性聋的炎症病理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儿童变应性鼻炎鼻腔黏液菌群的影响,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治疗的49例变应性鼻炎儿童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糠酸莫米松治疗,同时对其治疗前后鼻腔黏液的菌群分布情况进行检测,另设立48例未患变应性鼻炎的正常儿童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经糠酸莫米松治疗后鼻部症状、眼部症状、呼吸道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鼻部症状、眼部症状、呼吸道症状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检测发现,对照组病原菌检出率为91.7%,其中需氧菌和真菌各占82.4%和17.6%,而治疗组治疗前病原菌检出率为91.8%,需氧菌和真菌各占79.6%和20.4%,治疗后病原菌检出率为93.9%,其中需氧菌和真菌各占85.4%和14.6%,其中需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居首位,真菌则以曲霉菌居首位。但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以及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对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有较好效果,但对鼻腔黏液菌群不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耳后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65例突聋患者分为耳后注射组(32例)和鼓室给药组(33例),除常规治疗外,两组分别经耳后注射和鼓膜穿刺给予地塞米松0.5 mg,1次/3 d,疗程14 d。结果耳后注射组和鼓室给药组听力改善分别为(13.2±8.6)dB 和(14.6±11.1)dB,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突聋患者耳后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效果明显、操作简单、不良反应低,可作为鼓室给药有禁忌时的备选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鼻甲成形术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鼻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68例CRSwN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期行中鼻甲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声反射联合纯音听阈测试在突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就诊于本院的120例(240耳)突聋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14 d为一个疗程,患者治疗前均给予纯音听阈测试和声反射检查,对纯音听阈测试治疗前及治疗后3d,1 w,10 d,2 w的听力水平进行对比研究,同时通过治疗前后的耳声反射通过率评价其在治疗中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治疗后3d、1 w、10 d、2 w的听阈测试结果明显低于前一时间节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3d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 w和治疗后3d相比,治疗后10d和治疗后1 w相比,治疗后2 w,研究组和治疗后10d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反射检测能够初步快速客观反映听力功能,通过声反射测试联合纯音听阈测试进行突聋治疗效果的判断评价,进一步提高疗效水平,具有较为实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慢性鼻-鼻窦炎( CRS)伴或不伴鼻息肉与支气管哮喘肺功能阻塞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CRS组和96例CRS伴鼻息肉患者( CRSwNP组)的临床资料,并对2组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改变与疾病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组间伴发支气管哮喘及变应性鼻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适.05);CRS组中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病变程度与哮喘患者肺功能下降呈正相关( r =0.661, P <0.05);CRSwNP组并发支气管哮喘患者,不同级别鼻窦炎与哮喘患者肺功能下降程度无明显相关( r =0.413,P >0.05)。结论 CRS病变严重程度与哮喘肺功能阻塞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性鼻窦炎(CS)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后局部应用乙酰半胱氨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8例CS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局部应用乙酰半胱氨酸。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炎症因子水平、Lund-Kennedy内镜评分、鼻黏液纤毛输送率(MTR)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MTR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Lund-Kennedy内镜评分和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S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后局部应用乙酰半胱氨酸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疼痛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改善鼻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益气脱敏方对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脱敏方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评估两组患者鼻塞、鼻痒、流涕、喷嚏、体征的评分,检测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最大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的水平,对比两组的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水平。结果 研究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总有效率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鼻塞、鼻痒、流涕、喷嚏、体征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鼻塞、鼻痒、流涕、喷嚏、体征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FEV1、FEV1/FVC、PEF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FEV1、FEV1/FVC、PEF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SP、VIP、NGF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SP、VIP、NGF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脱敏方可提高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可能的机制为调节神经递质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嗜酸粒细胞(Eos)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122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切片是否发生Eos浸润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发生Eos浸润,对照组未发生Eos浸润.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比...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