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李贺  王宸  陈昌红  段继强 《现代医学》2010,38(3):208-211
目的:探讨中药骨碎补总黄酮对兔膝前交叉韧带切断(ACLT)骨关节炎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ACLT 4周组、ACLT 8周组、骨碎补总黄酮4周组和骨碎补总黄酮8周组,每组6只.按照前交叉韧带切断法建立兔膝骨关节炎模型.于实验第4、8周处死动物,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及PGE2水平,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关节液中NO含量,并切取关节软骨,用RT-PCR方法测定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the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结果:前交叉韧带切断各组IL-1β、PGE2、NO及iNOS表达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并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持续增加(P<0.05).骨碎补总黄酮组较ACLT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IL-1β、PGE2、NO在骨关节炎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持续增加.中药骨碎补总黄酮对上述因子有抑制作用,并能下调关节软骨iNOS的表达,从而能够达到防治、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骨折局部应用伊班膦酸钠最适剂量选择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继强  王宸  张磊  李贺 《现代医学》2010,38(2):96-101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不同剂量的伊班膦酸钠对兔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及最适剂量.方法:45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原则分为5组,建立兔桡骨骨折标准模型.对照组不予处理,其余各组通过局部途径分别给予0.1、0.2、0.3、0.4 ml伊班膦酸钠.于建模后1、2、4周行X线评分、骨生物力学测试,骨痂行病理学观察.结果:(1) X线观察结果:第2、4周时,局部用药各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0.3 ml组均高于0.1、0.2 ml组(均P<0.05),与0.4 ml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0.05).(2) 生物力学测试结果:第4周时,各局部用药组抗弯强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0.3 ml组均高于0.1、0.2 ml组(均P<0.05),与0.4 ml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3) 成骨细胞指数:局部用药各组在第1、2、4周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第2、4周时,0.3 ml组均高于0.1、0.2 ml组(均P<0.05),与0.4 ml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0.05).(4) 免疫组化结果:局部用药组第1、2、4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第2、4周时,0.3 ml组均高于0.1、0.2 ml组(均P<0.05),与0.4 ml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局部应用不同剂量的伊班膦酸钠均起到了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其中以0.3 ml作用最显著,为本实验的最适剂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显示,二膦酸盐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与成骨细胞密切相关.二膦酸盐可通过调节成骨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和局部骨微环境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比率来影响骨吸收和成骨细胞分化,还可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系和调节钙离子内流,影响成骨细胞分化和成熟.二膦酸盐通过对成骨细胞的间接和直接调节作用,可改变骨矿物质含量,改善骨密度,加速骨强度恢复,进而促进骨折愈合.局部应用二膦酸盐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单束重建与双束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进行疗效评价。方法本研究利用系统评价的方法 ,系统、全面收集并且定量分析自1948-11—2015-01发表的有关单束与双束重建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随机对照研究。本系统评价一共纳入17篇随机对照研究,共1 394例,其中接受双束重建的有685例,接受单束重建的有808例。结果纳入研究中,有15篇研究报道了KT-1000或KT-2000,结果显示双束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更有效恢复膝关节前后稳定性[WMD:-0.42,95%CI(-0.65,-0.20),P0.001];有14篇研究报道了轴移试验,结果显示双束重建更有效恢复膝关节旋转稳定性[RR:1.32,95%CI(1.15,1.52),P0.001]。而对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51,95%CI(-0.61,1.63),P=0.370]。结论与单束重建相比,双束前交叉韧带重建能更有效恢复膝关节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药骨碎补总黄酮对前交叉韧带切断(ACLT)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MMP-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CLT4周组、ACLT8周组、骨碎补总黄酮4周组、骨碎补总黄酮8周组,每组6只,分别处理并给药后于实验第4、8周处死动物,对比各组大白兔股骨髁关节软骨的大体改变,行常规HE染色观察其组织学形态,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监测关节软骨中MMP-1、MMP-3及TIMP-1的表达。结果:ACLT造模4周后可见软骨退变,8周时退变进一步加重,不同造模时期软骨退变大体评分有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MMP-1、MMP-3、TIMP-1的表达较低,ACLT组较假手术组表达增高,且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升高;骨碎补总黄酮组较同期ACLT组表达降低。结论:MMP-1、MMP-3、TIMP-1在骨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导致组织学退变的原因之一。中药骨碎补总黄酮对上述三项指标有抑制作用,对骨关节炎的防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