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我科行放射治疗的32例前列腺癌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观察治疗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1年3月在我科行放射治疗的32例连续病例资料,根据放疗后PSA的变化情况进行疗效评价。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18个月,中位时间6个月。对年龄、放疗剂量、有无骨转移、是否行睾丸切除、分期等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这些因素对放疗后PSA下降率的影响。结果:32例前列腺癌患者放疗后1个月PSA下降率为62.5%。单因素分析显示:分期、放疗剂量和骨转移是影响放疗后PSA下降的因素,年龄差异、是否有睾丸切除对患者放疗后PSA下降无明显影响。结论:分期越晚的前列腺癌患者放疗后PSA下降率越低,出现骨转移后再放疗PSA下降率明显降低。因此符合放射治疗原则的前列腺癌患者应尽早放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非小细胞肺癌展开常规放射治疗后引起的放射性肺损伤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常规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照射面积以及照射剂量进行分析,以期得到引起肺损伤的相关因素筛选预测。结果常规放疗照射面积以100cm2为界限,小于100cm2占比达到15.3%(9/59),大于100cm2占比47.6%(10/21),对其展开对比,χ2=9.0212,P0.05,差异显著;对照射剂量进行对比,以70Gy作为界限,小于70Gy占比17.0%(8/47),大于70Gy占比75.8%(25/33),对其展开对比,χ2=8.2164,P0.05,差异显著。可知,随着照射面积以及照射剂量的增加,出现肺损伤的概率也逐渐增加。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展开常规的放射治疗后,出现肺损伤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照射面积和照射剂量,对此可选择适当的AMF药物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展开治疗,能够获得一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