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1.
樊闻华  刘玉君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2084-2086
目的:对比观察复合式与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青光眼患者73例82眼随机分为A组(37例42眼)和B组(36例40眼),分别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和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3mo,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浅前房发生率、滤过泡形成情况以及眼压控制情况。结果:A组浅前房发生率为4.8%(Ⅰ度),B组浅前房发生率为35.0%(Ⅰ度+Ⅱ度),两组浅前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随访结束时共38眼(90.5%)为功能性滤过泡,B组共28眼(70.0%)为功能性滤过泡,两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时,A组眼压获完全控制者共37眼(88.1%),显著高于B组(5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时,A组平均眼压为15.2±2.3mmHg,显著低于B组(18.5±2.5mmHg),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在功能性滤过泡形成和眼压控制方面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眼科学临床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对两个相同专业、相同年级的班由同一组教师教授,A班为先上完理论课再见习,B班为理论与见习穿插进行,比较采用不同教学模式的学生对眼科学的兴趣、对眼科学教学的评价和考试的成绩。结果B班的学生对眼科学的兴趣、对眼科学教学的评价和考试的成绩都要优于A班。结论理论教学与临床见习穿插进行的教学模式,教师能更好地根据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较好地运采用PBL教学;学生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量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述摘出的Ⅱ-Ⅴ级晶状体核的大小,探讨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切口的长度。方法将摘出的晶状体核按颜色分为Ⅱ-Ⅴ,测量各级核的直径、厚度、前面弧长、后面弧长。结果106个晶体核平均直径6.81mm,厚度3.47mm,前面弧长7.28mm,后面弧长8.04mm,Ⅱ-Ⅴ级核各数值依次增加。结论Ⅱ-Ⅴ级核的大小依次增大,手术切口的长度要与核的后面弧长相当,Ⅱ、Ⅲ、Ⅳ、Ⅴ级核推荐平均切口弦长分别为7、8、9、10mm。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高度近视患者79例共153只眼行LASEK手术,按术前球镜度数分为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超高度近视组,随访1—6月。结果LASEK术后刺激症状较轻;术后6月角膜haze发生率低,0级嘶眼(62.1%),0.5级47眼(30.7%),1级11眼(7.2%);术后整体视力随时间均有显著提高(P〈0.05),3月后开始趋于稳定(P〉0.05)。术后各时期3组视力:高度近视组均〉中度近视组〉超高度近视组(P〈0.05)。结论LASEK拓宽了近视激光手术的适应症,对于角膜厚度较薄的高度近视患者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