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健  樊峰  高敏 《陕西医学杂志》2003,32(5):392-394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和微血管密度 ( MVD)与大肠癌分期以及术后发生肝转移的关系。方法 :检测 1 60例大肠癌标本中 VEGF和 MVD的表达并结合随访结果分析。结果 :VEGF和 MVD与大肠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Dukes C期的 VEGF和 MVD表达高于 B期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术后发生肝转移组 VEGF和 MVD表达高于无转移组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结论 :检测大肠癌病灶中 MVD和 VEGF的表达能预测患者的临床分期 ,MVD和 VEGF过度表达的患者 ,术后发生肝转移的危险性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一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2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作了癌基因CerbB-2蛋白产物检测。结果 26例中有10例过度表达,其CerbB2过度表达与癌组织分组呈正相关,分化程度低的强于分化高的;而C-erbB-2过度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结论癌基因C-erbB-2产物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对51例小于4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149例年龄大于65岁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探讨青年结直肠癌的特点。结果:青年结直肠癌患者较多有肿瘤或癌前病变家族史。临床症状不典型,以直肠多见,分化差。发展快,病程短:应注意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报道一例肺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结合文献对本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探讨。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胸闷、气急。X线胸片显示右下肺有一团块状阴影,边界清。肿瘤呈结节状,位于右下肺,紧靠肺膜下10cm×8cm×7cm,切面灰白,质嫩。镜下:肿瘤主要由短梭形细胞构成,有多种排列方式。免疫组化CD34阳性。结论SFT是一种少见的间质源性的梭形细胞肿瘤,须与多种其它梭形细胞肿瘤进行鉴别,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诊断。约10%~30%的SFT具有恶性的生物学行为,表现为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其组织构象并不能完全预测其预后,患者术后定期随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VEGF、STAT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活化子3(STAT3)表达在大肠癌中的变化,以及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并研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肠癌中VEGF、STAT3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中VEGF、STAT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22/33)和63.6%(21/33),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组织的阳性率(P<0.01);VEGF的表达与Duke′s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STAT3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有关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相关分析表明VEGF和STAT3正相关(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存在VEGF和STAT3的高表达,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病程的发展及淋巴转移关系相关,而STAT3的表达除与大肠癌病程的发展及淋巴转移相关外,还与大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有关。另外,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VEGF可能受STAT3的调控,STAT3可能会成为大肠癌的抗血管生成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胰腺SPT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并作相关文献复习。结果:3例均为女性,年龄11~41岁,平均27.6岁;肿瘤直径平均11.8cm(4.5~13cm)。组织学:单形性肿瘤细胞构成实性及假乳头结构,常伴有出血,间质有不同程度的硬化。免疫组化3例Vim、NSE均阳性,2例a-ACT、Syn阳性,2例CK灶性阳性;CgA、S-100、EMA均阴性。结论:SPT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据组织学特征。约5%~15%的SFT具有恶性的生物学行为,表现为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其组织构象并不能完全预测其预后,患者术后长期随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肺脂肪肉瘤极为罕见。同内尚未见报道,今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41岁,化工厂工人,住院号:119423。右胸背刺痛两月余,常规胸透发现右肺团块状阴影,于1985年5月25日入院。今年3月开始右肩背疼痛,不能背挂包,4月右胸背刺痛加重,贴膏药治疗不见减轻。5月15日经胸透发现右中肺野有一乒乓球大的圆形阴影,转来我科。病程中无发热、咳嗽、痰血等症状,既往体健。入院检查:发育营养良好,略肥胖。全身表浅淋  相似文献   
8.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水平以及癌基因的变化 ,已成为判断内分泌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指标[1 ] 。作者观察了 3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雌、孕激素状态与原癌基因C -erbB - 2蛋白产物的表达 ,并对ER、PR和C -erbB - 2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1 材料和方法选自我院 1 995~ 1 998年间经外科手术切除、资料完整的乳房癌送验标本 ,标本均经 1 0 %福尔马林液固定 ,常规脱水、石蜡包埋 ,4um切片 ,HE染色 ,镜下观察病理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共32例 ,癌组织分级按Blooma…  相似文献   
9.
肾脏后肾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肾脏后肾腺瘤(Metanephricadenomaofthekidney)是一种新近被认识的、少见的良性肾脏肿瘤,1988年由Mostofi等首次提出[1],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报告1例并作文献复习。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8岁,右腰部酸痛半月加重一周入院。无发热、血尿、无尿频尿痛。右肾轻度叩痛。B超提示右肾脏下端有一个10.5cm×9.7cm×9.3cm的低回声区,诊断为右肾癌,行右肾切除术。2病理检查2.1巨检右肾切除标本,切面见肾脏下端、肾包膜下有一类圆形肿瘤,大小10cm×10cm×9.5cm,边界清,与周围肾组织易分离,肿瘤切面淡灰黄色,均质细腻,无坏死,有小区…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 ,2 7岁。 2年前发现左侧腹股沟蚕豆大肿块并逐渐增大 ,近 4个月肿块明显增大伴局部酸胀麻木感。体检 :左腹股沟三角区见一隆起性肿块约 14cm× 12cm ,表面皮肤静脉曲张 ,局部温度较高 ,边界不清 ,活动差 ,压之酸胀感。X线片示左腹上段内侧巨大软组织肿块 ,边缘尚清 ,病灶中央见斑片状高密度影 ,股骨无异常。临床诊断为左腹股沟横纹肌肉瘤。术中见肿瘤位于肌束之间 ,与周围组织界限尚清 ,无明显包膜 ,其上端突入腹股沟管 ,并包绕股动脉、股静脉及神经 ,切除肿瘤 ,并作股动脉、静脉血管移植。病理检查 结节肿块 ,17cm× 14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