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应用1/2常规维速达尔剂量进行光动力疗法治疗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维速达尔光动力疗法治疗19例患者20只眼的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剂量为据TAP研究小组提出计算公式按6mg/m2体表面积计算出所需总量,然后减半.激光为波长689nm的半导体激光,功率密度为600mW/cm2,激光照射病变时间为83 s;总能量密度为50 J/cm2,复诊及再次治疗标准均与TAP研究小组标准相同.随访8个月至3年,平均1.8年.[结果]20只眼中8只眼视力改善,9只眼视力保持不变,3只眼视力轻度下降.荧光造影显示治疗后7只眼荧光渗漏逐渐停止,10只眼渗漏减少,3只眼渗漏增加.治疗及随访过程中未见明显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应用低于常规维速达尔剂量的光动力疗法治疗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亦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提示应用光动力疗法治疗国人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最佳光敏剂剂量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角膜葡萄膜炎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对2002~2010年期间应用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86例角膜葡萄膜炎患者(102患眼),进行分析。结果应用激素治疗前后患者平均视力分别为0.45±0.120、.64±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角膜葡萄膜炎,可迅速控制炎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皮质类固醇早期应用对挫伤性前房积血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眼科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60例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地塞米松治疗,两组患者除使用的地塞米松剂量不同外其他治疗措施完全相同,A组患者给予10 mg/(kg.d)地塞米松治疗,B组患者则给予15 mg/(kg.d)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前房积血吸收时间、出院时视力、高眼压发生率、继发性前房出血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前房积血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患者的(P<0.05),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P<0.05),两组患者在继发性高眼压、血压升高和面部痤疮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mg/(kg.d)地塞米松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临床疗效确切,疗效优于10 mg/(kg.d)地塞米松,但是,大剂量地塞米松的使用明显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此,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要权衡利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地塞米松的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9年1月—2014年1月该院眼科门诊就诊确诊的185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中青年组(<40岁),中老年组(40~65岁),老年组(>65岁)。对每例患者进行血压、血糖以及血脂的测量。结果老年(>65岁)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中其高血压发病率较高(54.7%),与青年(<40岁)组(10.2%)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50%)以及中老年组高血脂发病率较高,与青年组(26.5%)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中高血糖发病率相当,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及老年患者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高血压、高血脂发病率较高,控制高血压、高血脂有助于预防中老年及老年患者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计青  杨波  樊利敏 《海南医学》2011,22(11):64-66
目的 探讨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时间对挫伤性前房积血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挫伤性前房积血患者随机分入A组及B组,A组患者入院后24 h内早期应用地塞米松,B组患者在人院24 h后应用地塞米松.结果 A组患者前房积血吸收时间显著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力恢复A组显著优于B组(P<0.01);A组、B...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RTVue XR和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测量下泪河高度(LTMH)的差异,评估两种设备在初始眼以及FS-LASIK术后眼中测量LTMH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方法:选择2019-01在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初始眼以及FS-LASIK术后眼各52只。分别使用RTVue XR和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进行LTMH测量。比较两种设备测量值的差异。采用组内标准偏差(Sw),重复测量重复度(2.77Sw),变异系数(CoV)和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两种设备测量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结果:初始眼组中,RTVue XR和Keratograph测量的LTMH分别为261.12±80.29、235.05±78.40μm; 平均CoV为5.55%、14.90%; 平均ICC为0.98、0.87。FS-LASIK眼组中,RTVue XR和Keratograph测量的LTMH分别为234.55±68.38、208.22±73.85μm; 平均CoV为5.29%、16.16%; 平均ICC为0.97、0.87。

结论:在初始眼及FS-LASIK术后眼中,RTVue XR测量的LTMH值较Keratograph测量值偏大约25μm,测量的信度更高。RTVue XR可以用于临床上初始眼以及FS-LASIK术后眼的LTMH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角膜上皮细胞具有重塑性,角膜激光手术后,为了维持角膜前表面的光滑,上皮细胞重新排列,上皮厚度在不同区域和象限呈现不均匀分布。角膜上皮厚度的变化幅度受拟矫正屈光度、手术方式、眼表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角膜上皮重塑与术后的屈光回退有一定的相关性。认识角膜激光矫正术后上皮重塑的规律有助于提高屈光手术的精确性。现笔者对目前角膜上皮厚度的测量方法以及各种角膜激光矫正术后的上皮重塑特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的术后偏心量,分析偏心量与术后角膜高阶像差、Kappa角、等效球镜度(SE)、主导眼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10月在广州爱尔眼科医院行SMILE的患者62例(124眼),行FS-LASIK的患者44例(88眼)。在Pentacam术后3个月的切线曲率图(Tangential curvature [front])上,用自制的透明同心圆环拟合6 mm左右光学区边界,圆心距角膜顶点的距离记为偏心量。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卡方检验处理数据。结果:术后3个月SMILE组偏心量为(0.27±0.14)mm,FS-LASIK组为(0.25±0.13)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S-LASIK组偏心量与术后彗差有相关性(r=0.288,P=0.009),SMILE组偏心量与术后彗差、球差及FS-LASIK组偏心量与术后球差均无相关性。2组偏心量与Kappa角、SE均无相关性。组内主导眼与非主导眼偏心量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MILE的手动切削中心定位方式与FS-LASIK的自动化切削中心定位方式精确度相仿;偏心量会影响FS-LASIK术后彗差,对SMILE无影响;且2种术式偏心量均不受Kappa角、SE、主导眼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有无伴发黄斑囊样水肿(CME)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确诊为渗出型AMD并接受PDT治疗的的44例患者54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CNV伴黄斑CME者16例21只眼,不伴CME者28例33只眼。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每3个月采用糖尿病早期治疗研究(ETDRS)视力表检查视力、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黄斑水肿和黄斑中心小凹处层间厚度(BFT)。治疗后随访3~18个月,平均随访8.3个月。结果 末次随访时,伴CME组ETDRS字母数为(29.429±17.907)个,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9,P=0.701);OCT检查显示BFT为(316.429±77.161) μ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6,P=0.019)。不伴CME组ETDRS字母数为(48.121±17.911)个,OCT检查显示BFT为(244.667±37.619) μ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24,6.880;P=0.002,0.000)。两组间治疗前后ETDRS视力提高字母数和BFT提高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94,2.212;P=0.033,0.031)。结论 PDT治疗渗出型AMD CNV不伴CME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CNV伴CME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