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是一对活性强且作用相反的神经肽 ,其含量变化及比例失衡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本文对高血压患者插管时两种神经肽含量的变化进行了观察 ,以进一步探讨对高血压患者插管反应的防治。1.1一般资料选择行喉择期显微手术的高血压患者40例 ,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Ⅰ、Ⅱ两组 ,每组各20例。另以无高血压的行喉择期显微手术的患者20例为Ⅲ组(对照组)。Ⅰ组男8例 ,女12例 ;年龄30~64岁 ,平均 (45.4±10.4)岁 ;体重 (63.1±7.8)kg。Ⅱ组男9例 ,女11例 ;年龄28~…  相似文献   
2.
围麻醉期寒战除可引起患者不适外 ,还有引起机体耗氧量增加、二氧化碳生成增多及心肌缺血等危险 ,所以对围麻醉期寒战的预防尤为重要。格雷西隆 (Granisetron)是一种高选择性的 5 -HT3受体拮抗剂 ,文献报道 ,该药可抑制下丘脑水平的温度调节 ,具有抗寒战作用〔1〕。现就格雷西隆的抗寒战作用进行观察、分析。1 资料与方法  选择施行急诊阑尾切除术的 1 0 0例患者 ,其中男 5 4例、女 46例 ;年龄1 8~ 60岁 ,体重 45~ 80kg,ASAⅠ~Ⅱ级。无药物过敏史 ,围麻醉期血压波动需用升压药者均予剔除。术前肌注阿托品 0 .5mg,…  相似文献   
3.
靶控输注与手控输注异丙酚施行气管插管操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靶控输注(TCI)是静脉给药技术的重要变革,如今TCI技术正指导临床麻醉从经验给药到个体化用药的转变.作者自2004年5月至2005年8月研究拟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TCI)和手控输注异丙酚(MAN)行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选择安全平稳地麻醉诱导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表柔比星神经注射治疗老年患者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 36例老年头面部PHN患者分为Ⅰ、Ⅱ及Ⅲ组,各12例。Ⅰ组行镇痛复合液神经阻滞治疗复合局部浸润阻滞治疗,Ⅱ组应用0.5%多柔比星0.4 ml视疼痛区域作神经注射治疗,Ⅲ组应用为0.5%表柔比星0.4 ml视疼痛区域作神经注射治疗。记录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2、4、8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进行比较。结果 3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组和Ⅲ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治疗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表柔比星神经注射用于头面部PHN的疗效和同样浓度、剂量的多柔比星一样,但其是否更加安全可靠尚待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 (Miles术 )中应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异氟烷低流量紧闭麻醉 ,对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血气、电解质和用血量的影响。 方法  12例ASAⅠ~Ⅱ级Miles手术患者 ,异氟烷低流量紧闭麻醉后 ,予 6 %羟乙基淀粉 15ml/kg以 30ml/min速度输注。分别于血液稀释前 (T1)、血液稀释后 15min(T2 )、术毕 (T3 )记录SBP、DBP、HR、CVP、尿量 ,并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纤维蛋白原 (FIB)、凝血酶时间 (TT)等。 结果 HB、HCT、PLC在T2 、T3 均显著下降 (P <0 .0 1或P <0 .0 5 )。PT、APTT、FIB、TT、血气、电解质等未见显著变化 (P >0 .0 5 )。SBP、DBP、HR在T2 、T3 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CVP则显著增高 (P <0 .0 1) ,但均在正常范围内。 结论 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异氟烷麻醉能充分扩容、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中红细胞丢失和异体血输注 ,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麻醉和扩容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使用气压式止血带对患肢静脉血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TKA的患者40例,20例术中使用气压式止血带(I组),20例术中不使用气压式止血带(Ⅱ组).I组于气压式止血带充气前(T1)、气压式止血带放开即刻(T2)、气压式止血带放开1 h(T3)及术后第1天(T4),Ⅱ组于术前即刻(T1)、术毕即刻(T2)、术毕1 h(T3)及术后第1天(T4),采集患肢股静脉血测定NO和ET水平.结果 I组在T2时间点的NO水平为(61.76±3.39)μmol/L,显著低于同组T1时间点和Ⅱ组相同时间点(P值均<0.01),各时间点ET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T2时间点的NO/ET值较同组T1时间点和Ⅱ组相同时间点显著降低(P值分别<0.05、0.01).Ⅱ组各时间点的ET、NO、NO/ET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TKA术中使用气压式止血带使患肢的NO水平明显降低,可能会引起患肢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对于合并高血压和(或)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行TKA时应充分考虑到止血带的潜在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在老年患者围麻醉诱导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老年患者围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 24例老年胆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例。选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全麻诱导前0. 5h开始,Ⅰ组输6%羟乙基淀粉15ml·kg-1·h-1,Ⅱ组输乳酸钠林格液15ml·kg-1·h-1,观察麻醉诱导前及诱导期各时点血压、心律变化和凝血功能。 结果 Ⅰ组围麻醉诱导期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C)低于Ⅱ组,而中心静脉压(CVP)高于Ⅱ组;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结论 老年患者诱导前行高容量血液稀释,有利于维持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中出血,且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玉楚  楼尉  陈骏萍  单闯 《安徽医学》2005,26(5):421-423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老年患者围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4例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均选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诱导前0.5h开始,Ⅰ组输6%羟乙基淀粉15ml/(kg.h),Ⅱ组输乳酸钠林格液15ml/(kg.h),观察其各时间点SBP、DBP和HR变化和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Ⅰ组HB、HCT、PLC低于Ⅱ组,而CVP高于Ⅱ组。高容量血液稀释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老年患者诱导前行高容量血液稀释,有利于维持老年患者围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通过在固定的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和新鲜气体流量下, 观察使用回路内麻醉气体吸附器对回路内麻醉气体浓度的影响。方法记录两组吸入麻醉苏醒期病人各时间点异氟醚 Fi、Fe、PETCO2、血压、脉搏、气道压力及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在相同的氧流量下, 吸附器组Fi和Fe的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 (P<0 01)。苏醒时间吸附器组快于对照组, 两组病人在拔管时间及气道压力上无统计学差异 (P>0. 05)。两组病人麻醉后苏醒期血压、脉博、PETCO2 等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使用麻醉气体吸附器后, 异氟醚浓度下降迅速、病人清醒快, 省却了“冲洗肺”的过程, 同时无明显的血流动力学、血气指标及气道压力的变化, 使苏醒更为安全简便, 减少了不必要的气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