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etalloproteinases-7,MMP-7)表达与大肠癌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1例大肠癌(CC)中VEGF及MMP-7的表达。结果 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Dukes分期呈正相关,MMP-7表达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Dukes分期呈正相关,黏液癌中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腺癌,年龄低于60岁的大肠癌患者MMP-7表达显著强于60岁及60岁以上者。VEGF与MMP-7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MP-7,VEGF促进了大肠癌组织的生长和转移,具有协同作用,可作为大肠癌的预后评估因子,联合检测以上指标对评估大肠癌的预后可能更准确。降低MMP-7,VEGF的表达和活性可能成为抗肿瘤转移治疗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瑞香狼毒提取物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中药瑞香狼毒三种不同提取物A、B、C(SCL-A、SCL-B、SCL-C)在体外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抑制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联合应用细胞培养技术,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研究三种不同的提取物在体外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体外MTT实验结果显示,三种提取物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22肝癌肿瘤细胞后,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用药组细胞培养孔的OD值明显小于对照组,表现出正的剂量效应关系.SCL-A、SCL-B和SCL-C的IC50分别是:0.43 μg/mL、0.26 μg/mL、0.15 μg/mL.流式细胞分析表明,经药物作用后细胞被阻止在G0G1期,PI指数明显降低,AI指数明显增高.结论 体外抗肿瘤研究表明,SCL-A、SCL-B和SCL-C作用于H22细胞后,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阻止细胞在G0G1期.瑞香狼毒的三种提取物均具有显著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临床药理学》虽然是一门选修课,但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学科,因此很受学生的重视。为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并达到最佳授课效果,我们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的启发和引导,使同学们从只听、只看,变成身临其境,去寻、去学、去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应用临床药理学的理论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我们对《临床药理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采用模拟教学法,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同学们对《临床药理学》模拟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 本组收集我院2002~2005年青年人胃癌37例,占同期收治住院癌病人的21%.均有病理证实和全部得到随访.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27岁.男12例,女25例,男:女=1:2.1.临床表现:呕吐18例,腹胀17例,进行性消瘦15例,反酸14例,嗳气12例,柏油便12例,贫血12例,腹部包块7例,便秘4例,腹泻4例,呕血3例.病史长者3年,短者十余日,多数在3~5个月.在胃窦部17例,胃体部9例,窦体部7例,体底部2例,全胃2例.低分化腺癌15例,未分化癌9例,粘液细胞癌6例,管状腺癌Ⅲ级2例.其中3例合并Kurkenberg's tumor.本组34例经手术治疗,胃癌根治术(R2)7例,胃大部切除术(R1)7例,胃肠吻合术6例,全胃切除1例,开腹探查术13例.结果:生存不足一年者22例(59.4%),生存2年者5例(13.5%),生存3年者2例(5.4%),生存5年以上5例(13.5%).生存一年以内的22例中有4例应用化疗,生存5年者全部用化疗药物治疗两年.  相似文献   
5.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作为医学基础学科,已成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医学生在学习药理学时尚未接触临床,加上药理学内容覆盖面广,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理论性较强、难点和重点较多,学习思路不清晰[1].  相似文献   
6.
野罂粟总生物碱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野罂粟总生物碱(total alkaloids of Papaver nudicaul,TAPN)的镇痛作用特点。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大鼠电刺激甩尾法两种致痛模型研究TAPN镇痛作用特点。结果:小鼠热板法和大鼠电刺激甩尾法致病实验结果表明:ipTAPN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作用强度约为吗啡的1/5~1/4。单次给药的镇痛作用达峰时间与吗啡相似,均在20min以内,但镇痛作用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吗啡,可达4h以上。与吗啡明显不同的是.TAPN的镇痛作用无耐受性。结论:TAPN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作用强度弱于吗啡.约为吗啡的1/5-1/4,但镇痛作用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吗啡,可持续4h以上.且其镇痛作用无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eHljnar教学法在临床本科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六个用药方向,实验组采用seminar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以上实验组学生认为seminar教学法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多重能力。结论:在药理学教学中采用seminar教学法可促进教学中的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泽泻汤加味方对高盐高血压大鼠的降压疗效及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3周龄雄性Wistar大鼠8%高盐饲料饲养22周造成高血压模型,分模型组、缬沙坦组、泽泻汤加味方高剂量组、泽泻汤加味方中剂量组,加上正常组,每组10只,共5组.在第23周,除正常组外,对各组大鼠施相应干预措施.干预8 w后,全自动生化仪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h尿蛋白(ALB);放免法测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 在各时间段,中药高剂量组与缬沙坦组降压疗效相当(P>0.05).与正常组比,其余四组的BUN升高(P<0.01);其余四组的Scr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泽泻汤加味方高剂量组的24h尿ALB明显降低(P<0.01);泽泻汤加味方中剂量组的尿β2 -MG降低(P<0.05).结论 泽泻汤加味方对高盐高血压大鼠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且对其肾功能亦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细胞因子-引起酒精性肝脏疾病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过度代谢酒精会导致肝脏发生从肝脂变到伴炎症反应,到肝硬化(纤维化)甚至肝癌等一系列异常改变.病情较轻时,肝脂变不引起明显临床症状,也很少致命.事实上,仅15%-20%慢性肝脂变酗酒者会出现临床症状,这表明在其体内同时存在有其它因素或在其周围环境中存在能使酒精性肝病发展变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提高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医学人才的关键,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关键是建立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通过调整课程体系、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加强课外科研活动,将有利于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与科研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