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任志鹏  刘玉虎  刘东  梁运海 《河北医药》2012,34(18):2790-2791
断指再植是一项复杂而且耗时较多的精细手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断指再植的手术一直相对较多,随着技术及手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断指再植水平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国内一些医院的断指再植成活率高达90%[1].虽然我们断指再植手术成活率较高,但仍有较多因素影响手术的成功,砸断手指比切断的手指手术操作难度更为复杂,对断指循环系统的评估,对破坏的指骨系统的评估以及周围肌肉影响情况等均影响断指再植的手术成功[2].对我院行断指再植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影响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的相关风险,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资料与方法 2005年3月-2006年4月骨质疏松症患者40例,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指导原则》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3例,女27例,年龄45~79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34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6例。病例均以不同程度的腰背痛、关节痛为主诉前来就诊。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1年以上。  相似文献   
3.
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4例Colles骨折患者,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观察骨折复位、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次复位成功30例,2次复位成功4例,91.2%腕关节活动正常,无疼痛.结论: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是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Flow-through静脉皮瓣在伴环形缺损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56例62指,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35指,行Flow-through静脉皮瓣修复;对照组26例27指,行侧方皮瓣修复。术后随访12~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危象及皮瓣坏死发生率分别为8.6%、5.7%,与对照组的11.1%、7.4%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颜色加深及弹性变差率分别为5.7%、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14.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low-through静脉皮瓣用于伴环形缺损断指再植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降低不良预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背景:足部软组织缺损可以采用皮瓣移植技术予以修复。研究显示移植之前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为皮瓣移植提供良好的组织床,以加快局部的肉芽组织生长。目的:进一步验证足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皮瓣移植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修复方案分为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1例,分别实施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皮瓣移植和非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皮瓣移植。结果与结论:观察组的治疗总优良率和皮瓣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移植后随访6个月,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为100%。观察组的皮瓣成活情况良好,且皮瓣呈红黄色,柔软且与周围正常皮肤组织区别不大,效果优于对照。结果表明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皮瓣移植技术来进行足部软组织缺损修复,可以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将32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后给予自拟中药汤剂,每日2次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26个月,术后30例对位、对线满意,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8周,4例延迟愈合,无主钉或锁钉断裂,无肢体短缩、功能障碍,优28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96.9%。结论:中药配合交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一种理想、可靠的方法,其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足部软组织缺损可以采用皮瓣移植技术予以修复。研究显示移植之前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为皮瓣移植提供良好的组织床,以加快局部的肉芽组织生长。 目的:进一步验证足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皮瓣移植技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3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修复方案分为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1例,分别实施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皮瓣移植和非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皮瓣移植。 结果与结论:观察组的治疗总优良率和皮瓣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5),移植后随访6个月,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为100%。观察组的皮瓣成活情况良好,且皮瓣呈红黄色,柔软且与周围正常皮肤组织区别不大,效果优于对照。结果表明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皮瓣移植技术来进行足部软组织缺损修复,可以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包埋皮瓣修复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末节毁损性离断的效果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手指末节毁损性离断患者156例175指[男89例(95指),女67例(80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二组,观察组78例(87指),行包埋皮瓣修复联合湿润烧伤膏法;对照组78例(88指),行包埋皮瓣修复法.观察术后4周二组患者离断指皮瓣优良率;术后6个月二组患者关节总主动活动度、指甲再生、钩甲畸形、感染等指标.结果 术后4周二组患者离断指皮瓣优良率及优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较为理想;术后6个月观察组手指功能及指甲再生总优良率分别为89.7%(78/87)、95.4%(83/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0%(59/88)、75.0%(66/88)(P<0.05),此外观察组感染率及钩甲畸形分别为3.4%(3/87)、3.4%(3/8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3%(17/88)、22.7%(20/88)(P<0.05).结论 包埋皮瓣修复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末节毁损性离断与传统手段相似,方法简单,安全,临床效果明显,术后皮瓣存活、手指活动功能、指甲再生等方面均较为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拇外翻术后不同时间和不同方式功能锻炼的效果比较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2例拇外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训练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治疗Ⅰ组22例、治疗Ⅱ组30例和治疗Ⅲ组20例。观察三组拇外翻患者性别、年龄、拇外翻角一般资料情况,观察三组拇外翻患者预后优良率情况。结果三组拇外翻患者性别、年龄、拇外翻角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Ⅰ组拇外翻患者预后优良率均高于治疗Ⅱ组、治疗Ⅲ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拇外翻患者术后24 h逐步开始功能恢复锻炼,可以提高拇外翻患者预后水平,提高踝-后足功能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平肝潜阳汤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性眩晕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目前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颈椎的不稳定、椎间盘病变及钩椎关节的增生等因素,刺激或压迫椎基动脉,使椎动脉痉挛或扭曲、狭窄等,引起脑供血不足,而出现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甚则猝倒,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