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竹巍  王蕊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2939-2942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脂变化与肥胖、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探讨PCOS易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LH、FSH、T的含量。用酶法(GPO-PAP)测定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LP-A、超敏C反应蛋白(SCRP)、单胺氧化酶(MAO)水平。结果:PCOS患者CHO高于正常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余各项血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COS肥胖患者ApoB高于非肥胖者,但HDL低。PCOS胰岛素抵抗患者HDL低于非胰岛素抵抗者,TG、LP-A、MAO高于非胰岛素抵抗者。高睾酮组SCRP高于低睾酮组。结论:PCOS合并有胰岛素抵抗、肥胖和高雄激素血症患者的心血管疾病远期发生率可能较高。肥胖、高雄激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与PCOS患者的血脂变化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酸吡咯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睾酮、血脂、空腹胰岛素、血糖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身对照研究,对30例PCOS患者给予盐酸毗咯列酮每日30mg口服,3个月。进行服药前后的血清睾酮、血脂、空腹胰岛素、血糖及服糖后2h胰岛素和血糖的测定,同时于服药后记录月经周期、体重变化,服药后不适感及B超监测排卵。结果服药前后体重无明显变化(P〉0.05)。服药后空腹胰岛素、服糖后2h胰岛素和血糖、HOMA指数均有下降(P〈0.05)。服药后血清睾酮明显下降,特别是肥胖组下降明显(P〈0.05),而非肥胖组无变化(P〉0.05)。服药后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甘油三脂(TG)降低(P〈0.05)。23例无排卵患者服药后观察69个周期,21个周期有排卵,排卵率为30.43%。26例月经异常者中20例得到改善,改善率为76.92%。不良反应中,乳房胀痛1例,胃痛1例,疲劳感1例,其余患者无不适主诉,未发现肝、肾功能异常。结论吡咯列酮可以改善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睾酮水平,调节脂代谢、诱发排卵,短期应用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Survivin、Ki67、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绝经前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中表达的相关性及绝经前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机制.方法 选取2000-2005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经病理证实的50例绝经前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组织(绝经前息肉组27例,绝经后息肉组23例)及同期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绝经前对照组20例,绝经后对照组1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Survivin、Ki67、ER、PR表达的检测目的(1)绝经前:Survivin、Ki67、ER在息肉腺体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8.96±5.68时83.67±20.25.32.46±35.95对12.43±25.88,85.59±27.08对73.46±32.03,P均<0.05).ER、PR在息肉组间质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8.76±33.10时50.31±24.43,73.05±25.42对61.30±30.49,P均<0.05).(2)绝经后:ER、PR、Ki67、Survivin在息肉腺体中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97.42±7.19对49.06±26.41,93.25±25.14时56.67±29.68,30.70±37.95对0.50±0.89,100.00±0.00对0.02±0.01,P均<0.05);在息肉问质PR表达与绝经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32±31.19对50.00士23.14,P>0.05).结论 (1)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与局部ER、PR的分布失衡及细胞增殖亢进和凋亡抑制有关.(2)绝经前息肉可能以子宫内膜局部细胞增殖亢进、凋亡抑制为主要发生机制.绝经后息内可能以子宫内膜局部ER、PR分布失衡为主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妊娠期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转归和治疗对策,分析不同治疗手段的利弊.方法 对1997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妇产科的76例妊娠期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比较组间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转归.结果 妊娠期脑出血患者共76例,其中病因为动静脉畸形30例,动脉瘤8例,烟雾病8例,子痫前期16例,海绵状血管畸形4例,静脉窦血栓4例,病因不明6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5~11分54例,10 ~6分6例,5~0分16例.手术治疗40例,保守治疗36例.产妇死亡24例,胎儿胎死宫内4例,新生儿死亡28例.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的临床特征和母婴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处理应先终止妊娠,再评估病情,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治疗方案,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病死率.有脑血管病史产妇应在孕期加强监护,并在妊娠足月后及时终止妊娠,以全麻剖宫产为宜,并同时做好新生儿抢救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排卵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有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25例,予吡格列酮15 mg,2次/d口服3个月,观察内膜厚度及排卵情况.选取吡格列酮诱发排卵者8例为实验组,输卵管性不孕15例及自发排卵的PCOS患者8例为对照组1和对照组2,于排卵后第7天采取内膜,测定ER、PR、AR及整合素αv、β3的表达.结果:使用吡格列酮3个月后的诱发排卵率为30.43%.实验组与对照组1相比内膜间质和腺体的ER、PR、AR及整合素α v、β3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与对照组2相比间质和腺体的ER、PR、AR的表达显著降低,整合素αv、β3表达明显增高.结论:单独应用吡格列酮能有效诱发PCOS患者排卵,并能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自发排卵患者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甾体激素受体及整合素仅αV、β3的表达.方法:选取有自发排卵的PCOS惠者8例(PCOS组)和输卵管性不孕者15例(对照组),均于排卵后第7天刮取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雄激素受体(AR)及整合素αV、β3的表达.结果:PCOS组子宫内膜间质和腺体上ER、PR、AR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PCOS 有自发排卵者的内膜容受性较正常自然周期差,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是PCOS患者不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表达,研究其与PCOS患者性激素、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体重指数(BM I)等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P-COS患者31例作为实验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子宫内膜IR、IGF-Ⅰ表达。用免疫法测定血清性激素、血脂、糖耐量葡萄糖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NS)。结果:实验组子宫内膜IR表达低于对照组,IGF-Ⅰ表达高于对照组。PCOS肥胖组IR低于非肥胖组,肥胖组IGF-Ⅰ表达高于非肥胖组;胰岛素抵抗组IGF-Ⅰ表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相关性分析发现IGF-Ⅰ表达与BM I、HOMA呈正相关。结论:PCOS患者子宫内膜IR表达低于正常妇女,但IGF-Ⅰ表达却增高。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增加了IGF-Ⅰ在子宫内膜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和年龄、体重相匹配的正常妇女进行C-反应蛋白(CRP)、血脂的检测寻找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易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方法64例PCOS和20例年龄、体重匹配的正常健康妇女进行体重指数(BMI)计算、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清胰岛素(INS)、血脂和CRP的测定,比较肥胖、非肥胖;胰岛素抵抗、非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雄激素正常的血脂、C-反应蛋白血中水平。结果PCOS患者总胆固醇(CHO)、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却低于对照组;肥胖的PCOS患者CHO、CRP明显高于非肥胖PCOS患者和对照组,PCO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肥胖的PCOS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非肥胖PCOS患者和对照组;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CRP、甘油三酯(TG)明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而HDL却低于非胰岛素抵抗者,SCRP高于对照组;高雄激素PCOS患者血清CRP、SCRP水平明显高于雄激素正常组,高雄激素PCOSTG高于雄激素正常组和对照组,而HDL却低于这两组。CRP与肥胖关系最为密切。结论PCOS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不是某一个因素决定的,而是多种代谢异常综合作用的结果。肥胖、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均是PCOS患者易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但是肥胖与CRP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细胞学联合HR-HPV检测对宫颈病变筛查的效力。方法:对173例细胞学异常(TBS系统≥ASC-US)的患者同时用HC-Ⅱ(Hybrid CaptureⅡ)方法检测高危型HPV(HR-HPV)阳性,并与仅行细胞学检查的149例患者进行比较,以病理学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意义。结果:在173例细胞学≥ASC且HPV阳性者中,病理学为NILM39例,占22.5%;病理学≥LSIL/HPV139例,占80.3%,而单纯细胞学≥ASC共149例,病理学为NILM48例,占32.2%;≥LSIL101例,占67.8%。经统计学处理,HPV+细胞学检查与单纯细胞学异常比较,对低度宫颈病变(病理学≥CINⅠ/HPV)前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后者;对高度宫颈病变(CIN≥Ⅱ/Ⅲ),HPV+细胞学检查与单纯细胞学异常比较,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而特异性低于后者。结论:细胞学、HPV检测是有效的宫颈低度病变筛查方法,二者联合应用更有利于科学地管理宫颈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母血与脐血血清维生素正常水平值及相互关系。方法:对2002年1月~2003年6月在天坛医院妇产科进行检查的北京市崇文区540例孕产妇配对测定母血、脐血中维生素A、C、D、E浓度,比较其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脐血与母血比较,维生素A、C、D、E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脐血维生素值普遍低于母血。母血与脐血维生素A、C、D、E具有相关性。其中尤以母血维生素A与脐血的相关性大。结论:本次研究测得母血、脐血维生素值均低于正常值。提示孕期应合理补充维生素,定期检测体内维生素的含量,母血与脐血维生素A、C、D、E含量具有相关性,妊娠期补充维生素对提高新生儿体内维生素含量有作用,以提高维生素A最容易见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