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合作医疗是以农业合作化为基础产生的,其发展与国家的重视、集体经济的有力支持以及群众的需要有密切的关系。合作医疗的实行,对减少农村的传染病,控制地方病和解决农民基本医疗预防保健服务起了巨大作用,使我国基本上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现况,使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赢得了极大的国际声誉,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际卫生界的高度评价。今后一段时期内,合作医疗仍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农村居民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流体力学的方法,研究佩戴说话瓣膜(SV)对围术期气管切开下颌骨缺损重建患者误吸、口腔分泌物、嗅觉及发音的影响。 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入组的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瓣膜组及对照组。瓣膜组予术后第2天佩戴SV,对照组不予佩戴SV,观察患者误吸、口腔分泌物、嗅觉、发音情况。吞咽功能采用染色实验,口腔分泌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患者能正确回答易挥发分子的气味即嗅觉功能阳性,能进行简单的言语交流即发音功能阳性。采用锥形束CT(CBCT)扫描,Mimics和Gambit、Fluent软件,三维重建两组患者气道模型和气道流场,应用SPSS 23.0软件对比分析两组间术前、术后咽腔及声门下腔压力的变化,数据结果以中位数(25%值,75%值)表示。 结果两组相比,瓣膜组4例均改善误吸、嗅觉及发音,口腔分泌物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声门下压分别为101 327.00 Pa(101 326.25,101 327.75)、101 270.00 Pa(101 269.25,101 270.75);瓣膜组佩戴SV后恢复声门下气压,术前、术后声门下压均为101 327.00 Pa(101 326.25,101 327.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围术期气管切开患者佩戴SV能够减少误吸风险,改善嗅觉功能,此外,恢复患者言语交流能力,缓解患者围术期焦虑,有利于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因此,下颌骨缺损血管化腓骨复合组织瓣修复重建患者气管切开后运用SV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舌癌小鼠外周血和病变部位髓样来源的抑制细胞(MDSC)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建立4NQO舌癌小鼠模型,观察MDSC细胞在外周血的表达,同时观察T细胞亚群的表达,评价MDSC细胞与T细胞亚群及CD4+/ CD8+比例变化的相关性。观察MDSC细胞在舌黏膜病变部位的表达,并检测舌组织精氨酸酶1(ARG-1)mRNA的表达。结果 4NQO小鼠外周血中MDSC比例随着肿瘤进展显著升高(P<0.01),外周血中MDSC比例与相应CD3+CD8+T细胞的比例呈正相关,与CD4+/CD8+比呈负相关关系。4NQO小鼠异常增生区域的MDSC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有所增加,在舌癌组织内及与正常组织的交界处,均浸润了大量的MDSC细胞,而且ARG-1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MDSC细胞在舌癌组织和外周血中的扩增可能是肿瘤进展的重要原因。MDSC细胞可能成为口腔癌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D大鼠失舌神经对舌味蕾Shh表达的影响。方法:2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单侧失神经组和双侧失神经组,每组各72只。腹腔注射麻醉后,正常组于下颌磨牙舌侧切开显露舌神经后直接缝合口底黏膜,单侧失神经组暴露并剪除右侧舌神经约0.5cm,双侧失神经组暴露并剪除双侧舌神经各0.5cm。分别于术后6h、12h、1d、2d、3d、5d、10d、15d、20d、1个月、2个月、3个月时处死动物,切取舌前2/3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原位杂交法检测味蕾Shh(sonic hedgehog)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失舌神经支配后,舌味蕾Shh的表达逐渐降低,一侧失神经不影响健侧Shh的表达;在一定时间内,单侧失神经组可观察到术侧舌味蕾Shh表达的恢复,而双侧失神经组未见恢复。结论:SD大鼠失舌神经后,舌味蕾Shh表达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5.
<正> 根据美国奥克拉何马州一位心脏病专家的报告,新奥尔良法是一种测定两种血清同功酶的试验,这一试验将两种同功酶视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IQ模体的Ras GTP酶活化蛋白I(IQCAP1)在舌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舌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及其对影响舌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检测IQGAP1在舌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并分析IQGAP1表达模式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同时,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舌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IQGAP1在舌鳞癌中呈高表达状态,而在癌旁组织中呈低表达或阴性表达,而且高表达水平的IQCAP1与颈淋巴结转移(P=0.019)、复发(P=0.017)以及临床分期(P=0.031)等有关.此外,高表达的IQGAP1与舌鳞癌患者的预后具有密切联系( P=0.017).结论 IQCAP1在舌鳞癌中的异常表达说明其在舌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高表达的IQCAP1有可能成为预测舌鳞癌患者预后的一种有效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从未间断诊疗及护理相关工作。疫情期间,口腔颌面外科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国家及地区颁布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制定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口腔颌面外科病房诊疗工作模式,有效地开展口腔颌面外科疾病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从而为口腔颌面部创伤、恶性肿瘤等急危重症患者争取了手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人源性Jagged1 RNAi慢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舌癌细胞中Jagged1的敲减作用。方法 GenBank检索人Jagged1信息,设计Jagged1靶点。BLAST比对同源性,合成双链DNAoligo。线性化的RNA干扰载体质粒pAJ-U6-shRNA-CMV-eGFP/PuroR,双酶切,与合成的双链DNAoligo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胞,选择阳性克隆进行鉴定。慢病毒三质粒系统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纯化,并转染Tca8113以及Cal27细胞,测定转染效率。PCR及Western Blot检测Jagged1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成功构建靶向Jagged1 RNAi载体质粒,并成功进行慢病毒包装。该系统可有效地感染Tca8113及Cal27细胞。细胞内Jagged1基因及蛋白表达均有明显下调。结论成功构建Jagged1 RNAi慢病毒载体,为下一步研究Jagged1在人舌鳞癌的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部游离组织瓣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2000年12月至2013年10月完成游离组织瓣移植手术的45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可能造成血管危象的因素分布进行单因素分析(t和χ2检验),对于有统计学意义者(P<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均为单块组织瓣修复,共采用8种游离组织瓣,合计451块,包括前臂皮瓣、腓骨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上臂外侧皮瓣、腹直肌皮瓣(脐旁皮瓣)、髂骨肌皮瓣、背阔肌皮瓣、股前内侧皮瓣。术后43例发生危象,占9.53%,以静脉危象为主(33/43)。其中对40例行手术探查,22例抢救成功,占55%。单因素分析显示静脉吻合方式以及术前放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只有静脉吻合方式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值为3.633)。结论 游离组织瓣一旦出现危象,应积极手术探查,可获得较高的抢救成功率。静脉端侧吻合是游离组织瓣发生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梁玉洁 《基层医学论坛》2013,(27):3632-3633
近年来,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治疗及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传统的护理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护士长是护理工作中的领导者、组织者,是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在护理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护士长的素质、工作及管理职能等进行分析,探讨在护理管理中护士长的作用,从而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