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丙酚注射液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简介 患者女,24岁。体重48kg,因早孕42天,拟来门诊就诊要求行无痛人流术。患者ASKⅠ~Ⅱ级,无人工流产禁忌证,既往体健,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麻醉手术史。麻醉前禁食6h,不给术前药,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建立静脉通道,给5%葡萄糖静脉内输注,常规消毒、铺巾,静脉推注异丙酚2.0mg/kg,推注时间1min,待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  相似文献   
2.
前置胎盘剖宫产并发空气栓塞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29岁,住院号10759,孕3产1。因孕37周,阴道流血2次,血量增多2h,于2002年10月1日急诊人院。末次月经2002年1月14日,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孕4月余开始有胎动,孕6个月因无痛性阴道流血,在外院诊断“前置胎盘”而治疗(具体用药不详),近半月出现双下肢水肿,休息后不消退。人院前2d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胀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骶麻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要求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180例,随机均分成三组:骶麻联合丙泊酚组(D组),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F组),单纯丙泊酚组(B组)。监测并记录各组病人麻醉前(T0),丙泊酚麻醉后35s(T1)、1min(T2)、3min(T3)、5min(T4)、10min(T5)的生命体征。观察并比较丙泊酚的用量、宫口松弛度、清醒时间、术后排小便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F组在丙泊酚麻醉后35s,SpO2明显低于D组和B组(P<0.05)。B组病人扩宫时间明显长于D组和F组(P<0.05)。丙泊酚总用量D组明显少于B组(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D组心动过缓发生1例,F组心动过缓发生2例,呕吐发生1例,B组呕吐发生2例,术中剧烈体动发生1例。三组病人在手术后2h都能自行小便。结论骶麻联合丙泊酚可用于无痛人流术,也是一种可以使宫颈松弛、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丙泊酚用量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接受团体心理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的服药依从性。接受不同护理治疗后,研究组患者PANSS三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明显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社会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L)的麻醉管理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选择2011-03~2012-04到该院泌尿外科择期行MPCNL的患者98例,对患者的麻醉方式、液体管理、体温保护、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均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其中6例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的灌洗液吸收综合征,4例伴有低体温现象,3例并发苏醒延迟,1例发生肾严重出血,其他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MPCNL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麻醉方式和手术体位,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保温措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灌注压力、减少灌注液量和创面出血是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梁燕红 《华夏医学》2013,26(3):482-484
目的:观察充气保温毯在全身麻醉术中预防寒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妇科开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予2.5kg普通棉被保暖,观察组予充气式保温毯保暖,加热温度为(40±2)℃,持续吹暖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关腹及术毕时肛温及寒战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关腹及术毕时肛温高于对照组,低体温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寒战发生率及寒战等级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充气式保温毯能较好地维持术中患者体温,减少了低体温的发生,同时不会造成烫伤或温度不够影响效果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和血浆应激激素水平的变化,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诱导插管对小儿血流动力学和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60例择期全麻手术小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瑞芬太尼用量分别为1μg/kg(Ⅰ组)、1.5μg/kg(Ⅱ组)和2μg/kg(Ⅲ组)。麻醉诱导后记录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3min(T3)SBP、DBP、HR变化并于T0、T1、插管后5min(T4)、手术结束时(T5)四个时点抽取病人静脉血测量皮质醇和血糖。结果各组病人诱导后与基础值(诱导前,T0)相比SBP、DBP、HR均明显下降,Ⅲ组下降更加明显;插管后Ⅰ、Ⅱ组SBP、DBP上升,HR增快,Ⅲ组无明显变化;诱导后(T1)Ⅲ组患儿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Ⅱ组。各组诱导后血浆皮质醇和血糖明显下降,插管后Ⅰ、Ⅱ组皮质醇升高,Ⅲ组没明显变化。三组病人诱导后血糖均明显下降,插管后5minⅠ、Ⅱ组病人血糖升高,Ⅲ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2μg/kg瑞芬太尼能明显抑制小儿麻醉诱导期间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股骨颈骨折且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中医预防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褥疮、泌尿系感染、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褥疮发生率为3.33%,对照组褥疮发生率为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炎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发生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发生率为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医预防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两种分娩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东琴  梁燕红 《广西医学》2006,28(10):1575-1577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外阻滞及普消痛气体吸入对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第一胎足月单胎头位、无头盆不称等高危因素,ASA为Ⅰ~Ⅱ级、主动要求镇痛分娩而无分娩镇痛禁忌证的孕妇200例,随机分成2组,其中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外阻滞进行分娩镇痛(PCEA组)100例,用普消痛气体吸入进行分娩镇痛(普消痛组)100例.另选择同期条件相同、未行任何镇痛措施的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三组产妇分娩过程生命征、疼痛程度、运动功能、产程、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及母儿预后.结果 PCEA组镇痛满意88%,有效12%;普消痛组满意34%,有效36%,PCEA组比普消痛组镇痛效果明显(P<0.05).两镇痛组产妇第一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但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出血量、新生儿Apgar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是镇痛两组催产素使用率及尿潴留率较高.结论 PCEA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满意,是目前较理想的分娩镇痛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