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药功效表述混乱的原因、规范化研究的方法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新武 《国医论坛》2007,22(2):43-44
中药的功效是指导临床用药的关键,但是分析临床常用中药可以发现,许多中药的功效在不同本草著作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述差异.如血余炭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药大词典>,<中医大词典>,1984年版、1996年版<中药学>,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表述均有出入.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清热解毒药的功效和抗病毒药的药理作用以及疫毒和病毒之间的关系,认为清热解毒药在抗病毒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治疗艾滋病、SAKS病、流感和乙肝等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发抗病毒新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药对与中药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药对在中药学教学中所发挥的辅助作用。认为药对可加深学生对药物"七情"概念的理解;药对可加强学生对中药药性、功效和应用的学习和记忆;药对可增强中药学的临床应用意识,强化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相反相成药对,可培养学生临床用药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叶类中药的国外研究现状与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类中药是中药材资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化学成分分析及药理研究证明 ,叶所含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与其它器官 (特别是药用部位 )相比基本相同 ;且叶类药来源丰富 ,随岁月枯荣 ,适时采摘 ,对原植物几无影响。因此 ,面对人类“回归自然”及中药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 ,国内外药学工作者对叶类药开展了大量研究 ,并取得了可喜成果。本文将综合介绍 1996年以来叶类药的国外研究现状 ,并对开发前景作一展望。1 研究现状1.1 银杏叶 (Extract of Ginkgo biloba )自 70年代以来 ,国内外学者对银杏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制剂等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止泻奇效散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有HPLC-ELSD法对止泻奇效散中人参皂苷Rb1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回归方程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685X 6.8484,r=0.9999,n=5,线性范围为2.62~10.48μg,加样回收率为99.29%,其RSD为1.62%。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测定止泻奇效散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能有效地控制止泻奇效散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药性味、归经是中药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规范中药性味、归经对临证选方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传统理论对性味、归经的认识方法入手,结合现代的认识方法和手段,提出了规范中药性味、归经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