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姜洪涛  梁延成  葛再吉  张天平 《吉林医学》2006,27(11):1426-1426
我院心内科1997 ̄2005年遇到3例发生于静脉滴注硝酸甘油过程中的心源性猝死,难以确定其病情及其与静滴药物的关系,为引起医界注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例,男1例,女2例,年龄为42~68岁,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Ⅱ~Ⅳ级。静滴硝酸甘油10mg,10%葡萄糖250ml(40μg/ml),滴速7~8滴/分(70μg/min),猝死发生于静滴后3~5min至30min,经吸氧,常规用药,行肺心同步按压(EGPC)、电除颤,1例心脏复跳存活,2例死亡。1.2典型病例1.2.1例1:冉某,因患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Ⅱ级,于1997年5月16日静滴硝酸甘油10mg,10%葡萄糖250ml,7 ̄8滴/mi…  相似文献   
2.
【病例】26岁。因不慎滑倒,腹痛、腹胀2小时人院。既往健康,月经规律,停经3个月,停经后有恶心、呕吐、厌食等早孕反应。查体:体温36℃,脉搏120/min,呼吸22/min,血压85/45mmHg。表情淡漠,贫血貌,烦躁不安,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心音低钝,律齐,心率120/min,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腹壁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3.
张天平  梁延成 《吉林医学》1989,10(4):206-207
<正> 病历摘要例1 女患,17岁既往无抽搐史,因双目突然视物不清3小时,呈喷射状呕吐2次,相继连续抽搐3次,伴尿便失禁,神志不清入院。查体:T37.5,P136,Bp16/10.6kPa 深昏迷,压眶无反应,眼球固定,  相似文献   
4.
罕见病理性心肺杂音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天平  梁延成 《临床医学》1992,12(4):169-171
心肺杂音又称心脏呼吸性杂音,系由于心脏收缩活动挤压膨胀的肺段而产生的心外杂音。既往认为纯生理性。笔者1991年遇到一例多发性肺脓肿病人听到病理性乐鸣样心肺性杂音,殊为罕见,现报告如下。患者(04665),男性,56岁。因咳嗽、发热8天,于1990年11月15日入院。既往史:15年前患糖尿病,无心脏病史。体检:36℃,P68次,R22次,BP14/10kPa。消瘦,神志清。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对称,心界不大,无杂音,心律  相似文献   
5.
有机磷中毒经抢救病情好转,在恢复期可出现反跳,再次转重乃致猝死。我院1999~2003年收治的96例急性敌敌畏中毒患者中有2例发生反跳,其中1例死亡。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文结合文献对其反跳原因作一综合分析,报告如下。例1:女,69岁。因口服敌敌畏50ml后半小时,于1999年9月15  相似文献   
6.
<正> 例1 女患,34岁。因发作性晕厥3天入院。患者4年前诊断为“甲亢”,一直口服“甲亢平”、“他巴唑”,入院前二周停止服药。查体:消瘦,皮肤湿润,眼球突出,睑裂增宽,少瞬目,内侧聚合不能。甲状腺呈结节性肿大,局部可闻及血管杂音。心界向左右扩大,心尖部可闻及Ⅱ级缩鸣。肱二头肌、三头肌膝反射均亢进。T_4:7.0ng%;心电:  相似文献   
7.
8.
笔者自1982年始探讨应用“胸外心肺按压复苏术”,经1982~2002年试用于20例原发性心脏骤停,7例心脏复跳, 其中3例存活。1例冠心病室颤,经持续胸外心肺按压49分钟而心脏复跳存活。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 头偏向一侧充分后仰抬下颏,通畅气道。术者跪于病人一侧或立于床边。以  相似文献   
9.
迟发视觉损害的视神经脊髓炎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延成 《吉林医学》1995,16(3):171-171
迟发视觉损害的视神经脊髓炎1例报告梁延成(松原市中心医院内科131200)视神经脊髓炎属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笔者遇到1例出现四肢瘫后15年始出现视觉损害而失明,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李某,女,49岁。住院号:99728。1990年7月2日入院。缘于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揭示1982年举世首创成功单独胸外心(肺)按压不加口对口通气CPR-ECPC的研创史。推荐方案建议修订《CPR指南》。方法回顾ECPC的研创历史。1982年张天平教授应用ECPC急救首例心性猝死成功。本法以全手掌(指)按压胸骨中下段,压幅深(4~6cm),频率慢80(60~80)次/min,每次压胸起到了人工循环兼有效的人工通气的双重作用,潮气量达350ml,它是举世首创成功的不加口对口徒手单独胸外按压CPR,也是人类第一次把徒手高频人工通气法应用于CPR成功的创举。1990年首先公布于世报道于《吉林医学》。1991年应用ECPC急救复苏一例冠心病心脏骤停,连续单独压胸49min而复活,向世人揭示了ECPC胸外按压本身兼有良好的肺通气作用。本法若无有效的肺通气,长达49min的单独按压,血氧从何而来!1990~1992年张氏实验观测4例亡尸行ECPC,收集每压胸呼出气体测得潮气量为350ml(275~400ml),则ECPC每分肺泡通气量Mv=(350ml-无效腔150ml)×压频60/min=12L。大于正常人静息分通气量4.2L的2倍,从实验角度证实了ECPC单独胸外按压的本身可实现有效的肺通气,不必另加口对口通气。95-99年观测4例心性猝死行有效的单独胸外按压,使血氧饱和度上升达90%~98%。说明ECPC同时具有良好的人工循环效果。结果我院1982~2007年应用ECPC急救心性猝死115例,33例存活(28.7%)近10年65例配合电除颤,27例存活(41.5%)。ECPC经国内查新属首创1999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4等奖及松原市科技进步奖。结论不加口对口张氏ECPC的问世为现场复苏开拓一条新途径,为降低人类心性猝死的病死率贡献卓著。它必永载世界医史。张氏指出超快的胸外按压压频大于100次/min反不利于推动血流,大于80次/min减少了肺通气,故他建议应尽快修改《国际CPR指南》现场复苏不加口对口采用全手掌,深幅(4-6cm)按压胸骨中下段,兼顾通气与血流,压频以80次/min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