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目的比较传统二尖瓣置换术与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对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过去二尖瓣置换术58例,其中传统二尖瓣置换术33例为A组,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25例为B组,观察围术期多巴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3个月时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心室直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左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等指标与术前对比改善情况。结果B组各项指标均优于A组。结论二尖瓣置换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有助于术后心功能改善和长期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夹层分离是指循环着的血流经主动脉内膜破口进入管壁中层内,由近远两侧将血管各层结构分离开,主要症状为突发严重胸痛,呈撕裂样感觉。据累及部位可引起猝死、脑卒中、脊髓缺血甚至截瘫,累及肾脏或下肢血管可引起相应症状。此病易引起猝死,主要死因为大出血、急性心包填塞、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急性心衰等。临床上一般采用Debaky分型,Ⅰ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分离范围向远侧扩展至主动脉远端;Ⅱ型: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分离局限于无名动脉开口近侧的升主动脉;Ⅲ型:内膜破口位于降主动脉近侧。此病的主要手术方式为胸主动脉置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外将牛颈静脉带瓣管道(valved bovine jugular vein conduit,BJVC)应用于右心室与肺动脉重建手术取得了良好的近期效果,有望成为供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重建手术选择的良好材料之一,我国几家大的心脏中心也开始由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实践,但经验不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传统二尖瓣置换术与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对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过去二尖瓣置换术170例,其中传统二尖瓣置换术57例为A组,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113例为B组,观察围术期多巴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3个月时超声心动图测定的LAD、LVEDD、LVESD、LVEF、LVFS等指标与术前对比改善情况。结果:B组各项指标均优于A组。结论:二尖瓣置换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有助于术后心功能改善和长期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瓣膜术中脏器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5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5),其中观察组给予加压远隔缺血预处理(采用14 cm宽的压力阻断带系于左侧下肢,其下缘距膝关节3~4cm使阻断带压力保持在200 mmHg,持续 5 min以阻断左下肢血流5 min,然后气囊放气5 min,以使左下肢再灌注5 min;重复以上过程3次,共计30 min);对照组仅给予压力阻断带处理,不予充气,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前(T0)、再灌注后6 h(T1)、12 h(T2)、24 h(T3)和48 h(T4)时肝功能、肾功能、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心肌钙蛋白I。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和T4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4时血肌酐和尿素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2、T3和T4时心肌钙蛋白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T0、T1、T2、T3和T4时HR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脏瓣膜术中应用远隔缺血预处理,对患者肝脏、肾脏以及心肌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血管手术中应用缺血预处理对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行大血管手术治疗的患者5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加压远隔缺血预处理,对照组仅给予气压止血带旷置处理,观察2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前(T0)、停机后1 h(T1)、6 h(T2)、24 h(T3)和48 h(T4)时肝功能和肾功能。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T1、T2、T3和T4时ALT、AST、TBIL和HMGB1均较T0时升高(均P<0.05);观察组T1、T2、T3和T4时ALT、AST、TBIL和HMGB1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T1、T2、T3和T4时Scr、BUN和KIM-1均较T0时升高(均P<0.05);观察组T4时Scr和BUN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T2、T3和T4时KIM-1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在大血管手术中应用远隔缺血预处理对患者肝脏及肾脏有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右腋下竖直切口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心脏疾病的经验。方法在2006年4月-2008年4月共完成1139例经右腋下竖直切口心内直视手术,手术均经右腋下竖直切口进入胸腔,经胸腔暴露心脏及出入心脏的大血管,建立体外循环,在心脏停搏状态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结果全组无死亡,均痊愈出院。结论经右腋下竖直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安全可行,美观,恢复快,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