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沐舒坦雾化吸入辅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沐舒坦不同给药途径辅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沐舒坦静脉滴注或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照观察两组喘憋、肺部啰音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沐舒坦超声雾化吸入组肺部啰音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静脉滴注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沐舒坦超声雾化吸入辅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优于静滴给药。  相似文献   
2.
反复呼吸道感染好发于6个月~6岁的小儿,尤以2~3岁小儿发病率最高。易感性为健康儿童的4.5倍,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健康。1 临床资料56例的诊断系参照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拟定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参考标准,按照中医辨证分型为肺脾气虚型37例和肺肾亏虚型19例,年龄6个月~6岁,平均年龄38个月。2 治疗方法肺脾气虚型37例,以健儿号方治疗。组方:党参、黄芪各15g,白术、茯苓、山药、焦山楂各10g,炒鸡金、防风、白扁豆各6g,水煎服。>3岁每日1剂,1~3岁每日1/2剂,<1岁每日1/3剂,分2次服用。连续服用1~3个月为1疗程。肺肾亏虚…  相似文献   
3.
桑教授认为,小儿功能性便秘与脾胃、大肠、肝关系最为密切,临床以脾气不足,阴虚肠燥证多见,以“运脾和胃调肝”为治疗原则,提出“健脾助通、增液导滞”法治疗本病,疗效颇佳。附医案一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性早熟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关于此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亦不断深入,桑杲教授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和稳论”学术思想,以此为治疗原则,用和稳阴阳、和畅气血、和畅情志三大法进行身心综合调理,并提炼总结,自拟经验方——和氤汤,疗效颇佳,兹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6.
从免疫调节、纠正Th1/Th2失衡、降低炎症介质的生成与释放,以及改善气道顺应性、抑制气道重塑等基础研究及组方配伍、剂量、煎煮法等临床应用方面介绍了麻杏石甘汤在小儿支气管哮喘防治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MP)为呼吸道致病病原,多存在于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气管、支气管及肺中.部分MP感染患儿,特别是小龄幼儿其原发感染症状不明显,临床就诊时又以肺外症状为主诉而被忽视.本院1998年9月至2001年9月收治6岁以下的MP感染患儿共66例,其中26例以肺外症状为主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追溯浙派中医儿科源流,梳理古今传承脉络,总结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与传承发展。[方法]通过史料考证、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名家走访等方法,从探究古今医家儿科学术思想的传承脉络,并结合浙江地域特点,归纳总结浙派中医儿科的学术特色,并探讨其传承方式及发展模式。[结果]浙派中医儿科受钱乙、金元各家尤其是朱丹溪学术的影响,同时结合浙江湿热地理环境因素特点,通过家传以及师带徒的传统方式和院校教育、名中医工作室建设等现代传承模式,形成了“因人因地制宜,擅长滋阴清热;重视后天之本,强调健运脾胃;详辨虚实夹杂,巧用和解之法;注重风邪为病,善用祛风之药”的临床诊疗学术特色。[结论]浙派中医儿科的四大学术特色,为流派学术思想的凝练及流派优势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在传统师带徒方式的基础上结合院校教育并开展名医工作室建设的传承模式,更有利于浙派中医儿科的学术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小儿再发性腹痛多是一种功能失调性疾病,以10岁以前儿童多见,女孩发病率高于男孩。主要症状是不定时的腹痛,一天数次或数天一次,可以连续出现,疼痛无规律,持续几分钟后会自行停止~([1])。小儿再发性腹痛以病程超过3个月、发作3次以上为诊断标准~([2]),其具有病程较长,病因复杂,容易复发等特点。据英国1000个家庭调查报告,15岁以下小儿18%有再发性腹痛,另一报告在1000名中小学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小儿止咳平喘露平喘、镇咳、祛痰的实验基础上,观察其对哮喘动物模型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外周血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①将预选合格的豚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细辛脑组,小儿止咳平喘露组,每组10只。采用豚鼠组胺引喘法观察小儿止咳平喘露的平喘作用。②采用豚鼠枸橼酸引咳法观察小儿止咳平喘露的镇咳作用,给药方式及剂量同平喘试验。③将ICR健康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分组方式同平喘试验,采用小鼠气道酚红排泄法观察小儿止咳平喘露的祛痰作用。④将40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细辛脑组、小儿止咳平喘露组,每组10只。建立卵蛋白致敏豚鼠哮喘模型,在肺泡灌洗液中计数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数,并用ELISA法检测豚鼠血清sICAM-1的表达水平。结果小儿止咳平喘露能明显延长组胺诱导的豚鼠引喘潜伏期和枸橼酸引起的豚鼠咳嗽潜伏期,促进小鼠气道酚红排泄,降低哮喘豚鼠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sICAM-1水平。结论小儿止咳平喘露具有平喘、止咳、祛痰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哮喘豚鼠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sICAM-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