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柯涓  彭卓慧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3):590-592
目的探讨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患者的病死率与器官功能衰竭、血浆渗透压、年龄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7年 ̄2003年住院的124例HH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124例HHS患者病死率为38.7%。②病死率与器官功能衰竭显著正相关,且与所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个数成正比。③病死率与年龄、血浆渗透压正相关。结论治疗HHS的同时积极防治器官功能衰竭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及预防急性并发症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蔡维云  柯涓  吴少珍 《广东医学》2008,29(6):1063-1064
目的探讨在出院前与出院后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3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是对每一个糖尿病患者出院前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患者进行出院前健康教育,再联合出院后随访,比较两组血糖控制及急性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急性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出院前后护理干预使糖尿患者能有效控制血糖和预防急性并发症发生,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柯涓 《广东医学》2000,21(8):664-664
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 (NHDC)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表现。我院1992~ 1999年收治糖尿病患者 872例 ,其中发生NHDC 6 2例 ,占 7 1%。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 2例病例均符合 1985年表 1 预后与年龄、入院血糖、渗透压及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关系例数 (男 /女 )年龄 (岁 ) 入院血糖(mmol/L)入院渗透压(mmol/L)器官功能衰竭[例 (% ) ]恶化组 2 4 (1 2 / 1 2 ) 62 .9± 8.740 .2±1 1 .8355 .2± 2 1 .4 2 3(96)治愈组 38(1 8/ 2 0 ) 53 .3± 1 4 .3 38.6±1 0 .9362 .3± 2 0 .7 5(1 3)P值 <0 .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患者的病死率与器官功能衰竭、血浆渗透压、年龄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7年-2003年住院的124例HH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124例HHS患者病死率为38.7%。②病死率与器官功能衰竭显著正相关,且与所并发器官功能衰竭的个数成正比。③病死率与年龄、血浆渗透压正相关。结论治疗HHS的同时积极防治器官功能衰竭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相关性因素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影响因素.方法①统计本院近13年来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率;②比较磺脲类失效组与有效组的年龄、病程、血糖、胰岛素、服药日平均刺激强度、体重指数,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①失效组的病程及平均每天服药强度明显大于有效组;②两组间年龄、体重指数、失效前空腹血糖不存在差异性;③失效组失效后空腹血糖高于有效组,胰岛贮备功能低于有效组.结论2型糖尿病的病程及口服刺激强度是引起磺脲类继发失效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依达拉奉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必存)与甲钴胺(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同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均以糖尿病教育,控制饮食,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稳定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与甲钴胺,对照组给予丹参与甲钴胺治疗,连用2周。结果治疗组DPN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与甲钴胺联用可明显改善DPN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硫辛酸联合牛磺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100例已确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均50例,对照组单一硫辛酸治疗,观察组另外联合牛磺酸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为(51.33±4.12)m/s、(48.11±3.31)m/s,SNCV为(47.61±3.98)m/s、(48.69±4.21)m/s,高于对照组的(45.48±3.87)m/s、(40.33±3.97)m/s、(41.12±4.01)m/s、(39.99±4.12)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62%(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牛磺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显著促进患者MNCV和SNCV的恢复,提高有效率,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和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选取收治的46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C肽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C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泵能更好地保护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明显优于口服降糖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泵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涓  蔡维云 《中国医药》2006,1(2):103-104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榆注(CSⅡ)法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方法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CSⅡ组和对照组,CSⅡ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短效诺和灵,对照组于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诺和灵和睡前(22:00)注射中效诺和灵,术中及术后禁食期则停用餐前胰岛素,只给予基础量。结果CSⅡ组控制血糖迭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更有效地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手术的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潮州中心医院内分泌科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6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给予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12周后,所有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P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体质量指标均有所下降,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有所上升,两种治疗方法均安全有效.观察组起效较快,在治疗4周后,上述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观察组在治疗4、12周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在降糖、调脂、降体质量和胰岛功能恢复方面都显著优于胰岛素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