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我国恶性淋巴瘤分类的修订洛阳方案对皖南地区1972-1982年336例恶性淋巴瘤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其中非何杰金淋巴瘤325例(96.7%),何杰金氏病11例(3.3%)。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滤泡型19例(5.8%),弥漫型306例(94.2%),而弥漫型中以B细胞肿瘤(尤以滤泡中心细胞起源的肿瘤)占大多数(240例,73.8%)。T细胞肿瘤为54例(16.6%)。结果与国内各地的报告大致相同。本文还讨论了在应用修订洛阳方案进行恶性淋巴瘤分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着重指出对类型不同、大小不等起源于滤泡中心细胞的肿瘤如何结合其预后,归入适当的亚型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脑血吸虫卵性肉芽肿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型血吸虫病迄今据查到的文献经病理证实者31例,其中活检23例,尸检8例。脑型血吸虫病急性期可类似脑(膜)炎,慢性多有局限性癫痫或类似脑瘤的表现。肉芽肿多属慢性型,易误诊为脑瘤。1979年我院外科曾遇到一例误诊为脑肿瘤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19岁,安徽巢县,工人.因经常头昏、头痛逐渐加剧年余,进食后频繁呕吐半月,于1979年  相似文献   
3.
1材料与方法55例胃癌标本均取自弋矶山医院外科根治手术标本,其中男44例,女11例。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度5μm。p53、nm23、p21ras单抗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采用免疫组化SP法,按SP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相似文献   
4.
<正> 大脑血吸虫病较少见。国内有关本病的临床、病理报告,在解放前并无所闻;解放后有关报导也较少,特别是经病理确诊的为数不多。据我们查到的文献资料粗略统计,至目前为止,国内已报告经病理证实的脑血吸虫病共有31例,其中活检23例,尸检8例。大脑血吸虫病临床有急、慢性二型。前者可类似脑(膜)炎,后者则多有局限性癫痫或类似脑瘤的表现。肉芽肿多属慢性型,术前较难确诊,易误诊为脑瘤。我们于1979年外检中曾遇到一例大脑血吸虫病性肉芽肿,临床也误诊为脑肿瘤。现报告如下,以供同道们参考。病例报告患者男,19岁,安徽巢县人,芜湖市某厂车间杂勤工。因经常头昏、头痛渐加剧年余,进食后频繁呕吐半月而来我附院就诊。  相似文献   
5.
<正> 癌肉瘤(Carcinosarcoma)是同一肿瘤中含有癌(上皮性)与肉瘤(非上皮性)两种成分的恶性肿瘤。文献报导多见于子宫、卵巢、乳腺、甲状腺、食管、喉、肺及泌尿道等处,但胃的癌肉瘤甚为罕见,到1979年,国外文献仅共报导过28例。国内文献迄今仅见一例。且均为个案报导或研究。我们最近遇到一例手术切除后的胃标本,经详细的病理检查后被证实的癌肉瘤。特提出报告于后。病例报告患者男性,62岁,安徽池州人。主诉:上腹部疼痛四月余伴纳差、暖气,时有呕吐,吐清水或宿食。全身渐行消瘦,体力大不如前。近二十余天来,大便持续黑色。既往有血吸虫病史。体检:上腹部稍隆,腹肌紧张。上腹部偏左可及一6.0×7.0cm大包块,质硬,活动差,触痛明显,叩之实音。  相似文献   
6.
<正> 阑尾粘液球病(Myxoglobulosis Appendicis)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国内文献尚未正式见诸报导。Rμbnitz 等认为它是粘液囊肿发展过程中的意外现象;Probstein 则认为它是粘液囊肿的一个特殊类型,以出现直径为2~3毫米含有粘液样物之球形小体为特征。因此种球形小体在阑尾腔内聚集成团,类似  相似文献   
7.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理形态学诊断,主要依据微循环血管腔内存在纤维蛋白性微血栓。但由于死后血凝及组织处理等其他原因,可出现假阳性结果。为了降低假阳性,我们采用器官灌流方法处理组织,对去除假阳性有一定作用,并能显著提高组织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癌旁粘膜内常可见到微癌灶,对于这一现象提及者甚多,详细讨论者则极少。本文拟通过对癌旁粘膜内微癌灶的观察与测量,并对其与主癌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它在大肠癌发生学上的意义。材料与方法本文收集手术切除的完整大肠癌标本50例,分别在四个方位取癌旁粘膜3~4cm(其中包括癌体边缘)。取材组织块全部  相似文献   
9.
膀胱癌细胞凝集素受体及癌胚抗原的观察袁平,林鸿民,张允贵应用凝集素受体(LectinReceptor,LR)作为探针研究膀胱癌组织分化和恶变中糖蛋白改变,检测膀胱癌细胞癌胚抗原(CEA)的分布。一、材料和方法收集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人们已揭示出肿瘤的发生是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多步骤、多基因事件积累的结果。癌基因的激活以及抑癌基因的缺失或失活是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它引起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功能的异常,使细胞恶性增殖,最终形成肿瘤。肿瘤抑制基因p16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它是继 Rb、p53基因之后,成为当今肿瘤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肿瘤抑制基因p16与大肠癌的关系综述如下。1细胞周期调控的分子机制 高等真核生物的细胞周期分为4个时间:G1期、S期 G2期和M期。细胞在周期中顺序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