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病例】男性 ,5h。因胎龄 30周 ,生活力低下 ,双下肢畸形入院。查体 :腰骶部可见一脊柱裂 (约 3cm× 3cm) ,伴脊髓膨出 ,周围见一束毛发 ,生殖器严重畸形 ,阴茎粗短 ,尿道下裂 ,膝关节异常粗大 ,不能伸直 ,双侧小腿细小 ,两侧踝关节发育不良 ,足内翻 ,足弓消失。未见肛门及瘘口。家族无类似病史。此母第 2胎无诱因流产 ,第 3胎早产。这次怀孕期间无感染 ,无乱用药及接触有毒物品。诊断 :① 先天性无肛门畸形 (CAM) ;② 脊柱裂合并脊髓膨出 ;③ 双下肢关节畸形 ;④ 尿道下裂 ;⑤ 早产儿。家长拒绝做染色体等系统检查 ,自动出院。讨论 CA…  相似文献   
2.
全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及行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全肠外营养(TPN)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及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监测55例TPN治疗早产儿的营养状况、肝肾功能、血脂水平、免疫功能及矫正胎龄40周时行为发育情况,并与25例未行TPN的早产儿对照分析。【结果】TPN治疗组体重增长快、体重日增长及治疗后体重高于对照组,TPN治疗后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升高,肝肾功能及血脂检查无明显异常,矫正胎龄40周时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TPN能改善早产儿营养状况、促进免疫水平的提高和行为神经的发育,对早产儿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教学医院应重视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打破了长期以来在医学实践中以病论病的纯生物模式,要求医生不仅要了解疾病,还要了解病人心理人格特征、社会因素、个体差异,与病人建立和谐、平等、相互依赖的平等关系,才能实现治疗目的,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实现这种关系的重要手段.为将医学生培养成为自信而又善于与人交流的医务人员,我们认为沟通技能方面的教育应成为实习医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细胞凋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因患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lc ischemic cnccphalopath,HIE)死亡新生儿的脑组织是否存在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收集因HIE死亡新生儿5例(HIE组)及非因HIE死亡新生儿2例(非HIE组),以肺活检穿刺针自前囟穿刺取脑组织,通过HE染色、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及电镜等方法,观察脑细胞病理形态变化,计数单位面积下凋亡阳性细胞数。结果 HIE组新生儿脑细胞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可见较多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TUNEL,染色凋亡细胞阳性率平均约10.90个/mm^2,非HIE组新生儿脑细胞少见凋亡,阳性率约3.50个/mm^2,电镜下细胞结构保存完整。结论 患HIE死亡新生儿脑细胞存在凋亡,从在体研究方面证实细胞凋亡参与新生儿HIE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佐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HIE合并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全部病例均按“九五”攻关项目HIE治疗协作组HIE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大剂量维生素C静滴。观察并记录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同时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判断疗效;动态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谱,观察其恢复情况及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7%,远高于对照组(85.71%,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以及心电图、心肌酶谱的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用药过程中观察血气、肾功能、尿常规等指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佐治HIE合并心肌损害安全、简便,提高HIE的临床疗效,促进其临床恢复,同时保护受损害心肌并促进其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 337例早产儿头颅CT检查结果, 了解早产儿颅内出血 (intracranialhemorrhage, ICH) 的发病情况、头颅CT与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337例早产儿于生后 3~7d行头颅CT检查, 其中 98例存在ICH, 收集其临床资料, 分析出生体重、胎龄与ICH类型的关系, 分析ICH患儿临床表现特点与转归情况。结果: 98例ICH早产儿 (检出率 29 .1% ) 中有围产期因素者 69例 (70 .4% ); 出血类型: 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hemorrhage, SAH) 62例 (63 .3% ), 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 (subependymal/intraventricularhemorrhage, SEH/IVH) 28例 (28. 6% ), 脑实质出血 (intraparenchymalhemorrhage, IPH)8例 (8. 2% ), 出生体重>1 500g、胎龄≥34周者多发生SAH, 出生体重<1. 000g、胎龄<32周者发生SHE/IVH较多; 临床表现: 有症状者 72例 (73. 5% ), 其中以兴奋症状为主者 16例, 以抑制状态为主者 48例, 先短暂兴奋后转为抑制状态者 8例; 转归: 治愈及好转 68例, 死亡 28例, 自动出院 2例, 病死率 28. 6%。结论: 早产儿ICH多数有围产期因素, 出血类型与出生体重、胎龄存在一定关系, 临床表现多样, 易漏诊, 病死率高, 故早产儿常规进行头颅CT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汕头地区儿童风湿病 (JRD)的流行情况及临床特点 ,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收集1991~ 2 0 0 0年 10年间诊治的病历完整的JRD临床资料 ,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0年间共诊治JRD 380例 ,以过敏性紫癜 (HSP)、儿童强直性脊柱炎 (JAS)、风湿热 (RF)、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JIA)、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和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MCLS)较为多见 ;HSP和SLE病例数有上升趋势 ,而RF则呈下降趋势。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 (dsDNA)对SLE的诊断有较高特异性 ;而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 (ASO)、类风湿因子可在多种疾病出现。JAS、JIA和SLE确诊时平均病程长达 1~ 8年。结论 HSP、JAS、RF、JIA、SLE和MCLS为汕头地区常见JRD。 10年来JRD病谱处于变化之中。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 (JRA)一词应予摒弃。JAS、JIA和SLE等疾病尚未得到儿科临床医生的充分重视 ,应提高认识 ,加强早期诊断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新生儿HIE外周血T细胞亚群、IL-6、IL-8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0例HIE患儿和30例正常新生儿外周血,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标记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T细胞免疫表型,采用酶标免疫吸附法检测IL-6、IL-8.记录HIE患儿临床资料.结果HIE组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IL-6、IL-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不同病情、不同转归HIE组CD3+、CD4+、CD8+、IL-6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即CD3+、CD4+、CD8+降低、IL-6升高越显著者,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结论新生儿HIE免疫功能受损.CD3+、CD4+、CD8+细胞和IL-6、IL-8水平对临床早期判断病情严重性、估计预后、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围生期新生儿常见疾病,造成神经元坏死和凋亡而导致长期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由于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其诊断和治疗存在许多障碍,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神经保护策略仍然是实验和临床研究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0.
二氮嗪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二氮嗪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70只SD新生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组)、缺氧缺血组(HI组)、二氮嗪干预1组(HI之前用药)、干预2组(HI后用药)、干预3组(二氮嗪 5-HD组);HIBD后72h时取各组左脑皮层组织测定线粒体膜微黏度、磷酸腺苷含量,电镜下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 HIBD后左脑组织线粒体膜微黏度增加,HI组、干预1组、干预2组及干预3组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1组降低膜微黏度,与HI组、干预2组及干预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BD后脑组织ATP含量下降,HI组、干预1组、干预2组及干预3组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1组与HI组、干预2组及干预3组相比ATP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组及干预3组与HI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BD后HI组、干预2组及干预3组ADP含量下降.HI组及干预3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组ADP含量升高,与干预2组、干预3组及HI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IBD后AMP含量有所增高,HI组及干预3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组和干预2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IBD前给予二氮嗪预处理能减少线粒体膜微黏度增加,保护线粒体结构完整性,减少能量的下降,且此作用可被5-HD所抵消,推测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激活线粒体KATP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