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少见巨大卵巢良性肿瘤的MRI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的27例老年少见巨大卵巢良性肿瘤的MRI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7例病例年龄均大于65岁,绝经时间15-26年。共发现28个肿瘤,其中卵泡膜细胞瘤11个,卵巢纤维瘤8个,卵泡膜纤维瘤7个,硬化性间质瘤及Brenner瘤各1个。肿瘤最大直径约11-25cm,边界均较清楚,周边结构未见明显侵犯。不同类别肿瘤的MRI信号和强化特点各不相同。结论 MRI可以一定程度显示老年少见巨大卵巢良性肿瘤的病理学改变,对其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3.
<正>CT是一种医学影像检查方式,在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但笔者在门诊中发现,对于CT检查有何优势,以及在检查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很多人可能都不太了解。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几个问答为大家介绍有关CT的基础知识。1.什么是CT检查?CT检查是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应用灵敏度极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获取的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就可摄下人体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的图像,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  相似文献   
4.
正胰腺转移癌(pancreatic metastases,PM)临床少见,约占胰腺恶性肿瘤的3%,而原发灶为肾透明细胞癌者仅约占PM的1.3%[1],既往对其研究文献多为个案报道[1-3]。因为临床罕见,且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及肿瘤学指标,临床容易误诊[2-3]。收集资料完整肾透明细胞癌胰腺转移3例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囊腺癌的CT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囊腺癌的CT资料。结果 7例均为单发囊性肿瘤,位于肝左叶4例,肝右叶2例,1例累及左、右叶。3例局限于肝内,4例突出肝外。肿瘤最大直径约(4.8-18.5)cm,2例单房类圆形,5例多房不规则分叶状。3例边界较清晰,4例局部边界不清。平扫囊壁均厚薄不均,6例见较明显壁结节,2例囊壁钙化。多房者囊内分隔粗细不一,2例巨大肿瘤囊内见较低密度实性成分。5例囊液密度不均,CT值约(11-29)HU,2例密度较均匀,CT值约(4-8)HU。增强7例囊壁、分隔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及延迟期呈持续不均匀中度强化;5例壁结节持续延迟强化,1例壁结节动脉期不均匀较明显强化,门脉及延迟期强化减弱。3例邻近肝内胆管轻度扩张,2例胆总管轻度扩张,1例腹腔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2例出现腹腔积液。结论肝内胆管囊腺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认识其影像特征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转移癌(PM)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学证实的PM的CT资料。结果:11例CT共发现15个病灶,位于胰头部6个,胰体、颈部7个,胰尾部2个。12个呈较规则的圆形或类圆形,3个呈不规则分叶状。病灶最大直径0.4~6.9 cm,平均3.5 cm。CT平扫病灶边界均欠清晰,呈等密度4个,不均匀较低密度11个,1例见点状钙化。增强扫描6个明显强化,2个中度强化,7个轻度强化;7个呈不均匀环状强化,6个不规则强化,2个较均匀强化;边界均较平扫清晰,4个见假包膜。2例肿瘤周边见血管局部侵犯。1例胆总管轻度增宽,2例主胰管轻度增宽,7例合并胰腺外转移。结论:CT可显示PM的一些病理学特点,对其诊断及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splenic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SIMT)的临床、CT、病理学表现及治疗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SIMT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左上/中腹部隐痛不适,查体左腹部轻度压痛,1例触及质韧肿块。CT均表现为脾脏单发低密度肿块,边界较清晰,增强轻至中度渐进式不均匀强化,未见周边侵犯、腹腔积液及肿大淋巴结。2例均经脾切除完整切除病灶,病理学显示肿瘤由增生的梭形细胞、慢性炎细胞及胶原纤维组成;免疫组化Vimentin、SMA、CD8及CD30(+)。术后分别随访19个月及32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SIMT罕见,临床及CT表现缺乏特异性,最终需病理学确诊。脾脏切除术可以达到根治切除的目的,由于少数IMT术后可复发,极少数可发生转移,术后一般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on-Punctioning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F-pNENs)的MRI表现及治疗措施,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学证实的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MRI及临床资料。结果 11例肿瘤均为单发,7例呈类圆形,4例呈不规则分叶状。7例边界较清晰,4例局部侵犯导致边界不清。肿瘤最大直径约23~137 mm,平均60.1 mm。其中实性5例,囊实性5例,囊性1例。MRI平扫肿瘤实性成分呈不均匀T1WI较低T2WI较高信号,囊变、坏死区为T1WI低T2WI高信号,DWI均为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实性部分7例明显持续强化,3例呈中等持续强化,1例轻度延迟强化。9例见完整或不完整的包膜结构较明显强化,3例见胆总管和(或)主胰管增宽,3例肝脏转移,2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例腹腔少量积液。11例均经手术治疗,9例达到根治性切除。术后7例接受全身化疗,4例仅接受中医药治疗。术后随访6~63个月,3例死亡,平均生存时间35.7个月;8例仍存活。结论 MRI有利于反映NF-pNENs的病理学变化,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手术切除是NF-pNENs的主要治 疗手段,一旦确诊应争取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0.
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胸膜间皮下间质细胞的软组织肿瘤,因患病率低且缺乏特异临床表现,术前易漏诊、误诊[1].随着CT的广泛应用,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检出率有升高趋势[2].现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11例的CT资料,以提高临床医生对其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