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3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腹部创伤多由各种意外伤害及交通事故引起,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具有病情复杂危重、发展快等特点,严重者可出现出血性休克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对早期诊断和正确及时的治疗带来一定难度.因此,腹部外科医师应对腹部创伤的诊治给予高度重视,避免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2.
外伤后脾破裂是相当常见的,然而延迟脾破裂(于受伤2天之后)罕见。本文报告两例延迟脾破裂。使用早期及延期照相预告患者可能发生延期脾破裂。病例报告:例一,患者女性,因外伤入院。左侧股骨、肱骨骨折、并有多处软组织损伤。患者呈烦燥不安、呼吸急促、发烧,活动受限。于入院后第26天静注5mCi~(67)Ga-枸橼酸盐,75小时后全身扫描显示,膈上无异常放射性积聚,下腹部有轻微灶性摄取,脾区有一个光子缺损区。因对膈下放射性积聚有争议,而做了放射性胶体联合扫描(3mCi~(99m)Tc-硫化胶体和3mCi~(99m)Tc-MAA)。经照相证实,原先发现的缺损区确实在脾脏内。两天后,患者发生急腹症,手术证实为脾破裂。  相似文献   
3.
除个别藻类毒素外,毒素不能产生严重的皮肤中毒,因此气溶胶吸入是毒素中毒的重要途径。毒素气溶胶吸入毒理研究是军事毒理学家十分关注的课题。《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生效之后,化学毒剂的研究更为隐蔽、秘密,很难从公开的途径获取毒素军事应用的信息。为了分析毒素的军事威胁,我们系统检索了近20年来毒素气溶胶吸及毒理研究的情况,共获得文献43篇,其中1980~1989年18篇,1990~1997年25篇。从查询的结果,不难看出如下几个问题。1 研究基本动向由于1972年各国签署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近年来,新的禁止…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17-β雌二醇预处理对肝切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组织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肝保护的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肝切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17-β雌二醇预处理组(E2+ IR组).检测各组大鼠再灌注后lh、3h、6h、12 h、24 h肝功能变化.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法观察再灌注后12 h大鼠肝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学方法测定再灌注后12h肝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再灌注后12 h 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Sham组相比,在IR组各时间点均可见ALT和AST增高,且在再灌注后的12h达到了最高值;病理学检查可见肝细胞肿胀,肝窦变窄,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片状坏死等变化;在再灌注后12h,凋亡细胞增多及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肝脏组织Bcl 2表达减少,Bax的表达增加.17-β雌二醇预处理组在灌注后各时间点ALT和AST值明显下降,肝脏病理损伤改善;在再灌注后12h,凋亡细胞减少及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肝脏组织Bcl-2表达增加,Bax的表达减少.结论 17-β雌二醇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促进Bcl-2表达及抑制Bax表达,从而抑制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重视胆道外科疾病合并肝硬化的术前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胆道外科疾病合并肝硬化的患者,由于肝硬化导致肝脏萎缩,使胆囊床移位,造成胆囊和肝外胆管的解剖和暴露困难;术中胆囊床一旦发生出血,因门静脉压力高,常导致出血难以控制,而且肝十二指肠韧带处存在大量曲张静脉,肝门区广泛充血,极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术后患者容易发生腹腔出血及曲张静脉破裂、腹水加重、腹腔感染等,可加重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另一方面肝硬化患者胆汁酸分泌减少,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明显增高,脾功能亢进引起慢性贫血,胆囊排空障碍等因素容易引起胆道的感染和发生胆石病,使胆道外科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所以对胆道外科疾病合并肝硬化患者术前病情做出客观、全面、准确的评估,可以指导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应当引起普外科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坏血病是一种少见的由维生素 C 缺乏引起的营养失调,成人的临床表现为齿龈肿胀出血,滤泡性角化过度、瘀斑等。小孩则以骨的症象突出。作者报告了两例坏血病的骨改变的闪烁图。例一:患儿为一个八个月的女婴,因右侧大腿肿胀和触痛而入院。体格检查表现倦怠、恶性营养  相似文献   
8.
祖国医学把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下称甲亢)归入“瘿病”的范畴.而中医对甲亢的治疗有许多方剂,最近我省某单位推出“抗甲Ⅰ号”的片剂,据说对甲亢疗效很好并通过了成果鉴定,但我们在临床试用中觉得疗效并不如意.为此我们采用血清T_3、T_4放免测定法并以他巴唑的疗效作对比来观察“抗甲Ⅰ号”的疗效情况.  相似文献   
9.
~(99m)Tc-焦磷酸盐(~(99m)TcPPi)的心肌闪烁扫描,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甚为灵敏。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曾患心肌梗塞者、充血型心肌病、心脏转复后,心脏损伤后不伴有急性心肌梗塞的左室室壁癌和心包炎等也有阳性~(99m)TcPPi闪烁图的报告。Mats-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雌激素对大鼠肝切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核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IκB)传导通路影响.方法 制作肝切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肝切除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肝切除肝缺血再灌注+雌激素组(I/R+ E2 组).分别在缺血再灌注后1、3、6h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水平和肝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NF-κB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抑制蛋白(IκB-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再灌注后I/R组在各时相血清ALT、AST均显著高于I/R +E2组,并于6h达到峰值(P<0.05).与I/R+E2组和Sham比较,I/R组肝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中IκB-α表达降低,而NF-κB表达增高(P<0.05);ICAM-1 和MDA的结果变化和NF-κB表达水平变化类似,SOD呈相反变化.在光镜下观察,I/R组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窦淤血,肝细胞水肿变性,肝细胞片状坏死,在Sham组和I/R +E2组上述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结论 雌激素对肝切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雌激素影响NF-κB/IκB传导通路、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炎症介质释放及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