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男,35岁。自1981年至1990年先后共行6次鼻息肉摘除术,1991年1月至2月共发生6次癫痫。入院前20多天出现头痛,呕吐及左侧肢体乏力。3月5日诊断为脑脓肿转入本科。体查:神志淡漠,双视乳头水肿,左面神经轻瘫,左侧锥体束征阳性。蛙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 ,6 3岁。因双下肢无明显诱因出现溃烂并反复出血 2 0多年 ,左踝关节创伤面大出血伴神志不清 3h,于 1999年 10月收住院治疗。体查 :神志淡漠 ,血压 11/ 8kPa,左踝部及左足肿胀坚实、无凹陷性 ,左小腿下段至内踝关节溃疡创面 2 0cm× 11cm ,外踝创面 10cm× 8cm ,右踝前方创面 6cm× 5cm ,溃疡底部为暗红色不健康的肉芽组织 ,周围组织变硬增厚。双小腿的皮肤萎缩光薄如纸 ,呈现棕黑斑状色素沉着 ,其下可见承受高压的蔓状怒张小静脉。病情稳定后 ,查Perthes试验阴性 ,Trendelenburg阳性 ,下行性…  相似文献   
3.
林剑雄  郑佳坤 《广东医学》2000,21(8):691-692
目的:探讨手部炸伤的早期治疗原则。方法:总结手爆炸伤患者92例(104只手)的资料,就伤情和治疗效果,处理原则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治疗方法包括清创闭合伤口,合并伤的处理,抗生素的应用等,治愈80例,12例未愈出院,伤口甲级愈合47例,乙级愈合24例,丙级愈合9例。结论 早期彻底清创闭合伤口和尽可能恢复解剖连续性,最大限度恢复功能,是治疗的原则和手术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不同严重程度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关节滑液中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含量(CTX-Ⅱ)的表达情况,探讨CTX-Ⅱ与膝骨性关节炎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80例KOA患者,按Michel Lequesen膝骨性关节炎严重度分级(ISOA)分为四组(中度严重组、严重组、非常严重组、极严重),并选择2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集各组患者的膝关节滑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膝关节滑液中CTX-Ⅱ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四组KOA患者膝关节滑液中CTX-Ⅱ的表达均比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②四组KOA患者膝关节滑液CTX-Ⅱ的表达量:中度严重组<严重组<非常严重组<极严重(p<0.05),CTX表达量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KOA患者中度严重程度以上患者膝关节滑液中CTX-Ⅱ水平随KOA严重性指数的增加而升高,可利用CTX-Ⅱ的含量变化来监测KOA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院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对三例难治性精神病进行双侧扣带回,杏仁核毁损术,获得良好效果,术后行为恢复正常,追踪观察一年以上未发现复发现象。l对象和方法1.l一般资料3例都为男性,年龄22-38岁,都为狂躁型精神病,病程分别为6年、5年6个月,4年2个月。3例多次在本市精神病院正规住院治疗,症状反复,由精神科医师推荐来院手术。1.2典型病例黄某,男性,33岁。反复出现精神行为异常6年,发作时打人、毁物,烦躁不安,幻听,曾于精神病院多次住院治疗,但症状反复。1996年10月18日转入本院手术,术后情绪稳定,性格温和,随访1年未发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电烧伤创面的修复特点.方法分析近年收治的16例电烧伤,对创面修复方法进行探讨.结果3例经短期治疗后出院,余13例治愈出院,其中手术治疗8例,早期手术修复创面及筋膜皮瓣应用为主要治疗方法.结论手术时机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可早期手术,某些情况下则应延期或分期手术修复创面.筋膜皮瓣在修复电烧伤创面具有安全、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8例重度肩锁关节脱位采用交叉克氏针加喙锁关节的肌腱线固定术.结果按照Karl sson的术后疗效评价标准,优(A级)35例,良(B级)3例.结论交叉克氏针加喙锁关节的肌腱线固定术,使肩锁关节获得牢固的固定,术后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重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HLA.B27抗原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情况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到2011年5月期间150例AS患者,按HLA.B27抗原表达分为两组:HLA—B27阳性组(n=108)及HLA—B27阴性组(n=42)。分别检测两组血标本血沉、C反应蛋白、Ot1一酸性糖蛋白水平,并检查心电图、骨盆正位片和腰椎正侧位,比较两组的发病年龄、性别比、临床症状。结果①HLA—B27阴性组以31~45岁年龄段为主(占阴性组52.4%),阳性组以16~30岁年龄段为主(占阳性组57.4%);②HLA—B27阳性组较阴性组全身症状更为严重(P〈0.05);而两组在下腰痛、髋部疼痛、中轴关节炎、外周关节炎、眼炎方面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HLA.B27阴性组较多表现为在窦缓和/或传导阻滞,而HLA.B27阳性组则较多表现为左室高电压(P〈0.05);④HLA.B27阳性组ESR、CRP均较阴性组明显增高(P〈0.05);两组仅1一酸性糖蛋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S患者临床症状与HLA—B27抗原有很高的相关性,HLA.B27抗原阴性患者与阳性患者相比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四肢严重创伤急诊修复33例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现代清创术,结合整形技术对四肢严重创伤行急诊修复.结果本组33例,创面一期愈合23例,急诊截肢2例,二期修复后创面愈合8例,经半年至1年随访,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现代清创术,结合整形技术为四肢严重创伤提供了安全可靠、简单有效的急诊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解剖研究提供形态学的基础。依据解剖特点,设计前臂桡动脉皮支血管网逆行筋膜皮瓣解决手部大创面的修复。方法采用成人上肢标本解剖观测桡动脉下段发出的皮动脉及皮动脉的交通与吻合。利用前臂远端桡动脉皮支血管网供血,设计前臂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结果解剖观测挠动脉下段桡侧发出有2~3条,尺侧发出有0~2条皮动脉。这些皮动脉与腕部动脉网的皮支间有广泛的交通与吻合。临床应用皮瓣蒂部转折点在茎突近端3~5cm处,皮瓣远端至肘横纹上方3~5cm,可修复手部巨大创面。完成手术42例,全部成功。结论桡动脉下段的皮动脉及腕部动脉网的皮支多且恒定,通过前臂逆行筋膜皮瓣蒂部提供充足血供,设计大面积前臂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手部巨大创面。该皮瓣不损伤桡动脉主干,为手部皮肤缺损找到简单,安全,损伤小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