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2.
锥状点式接触钢板的研制与临床应用初步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避免因骨折而受损害的血供再受损害,研制锥状点式接触钢板(conicalcylinderpointcontactfixator,CCPC-Fix)用于治疗骨干骨折。方法在标准普通钢板(standardconventionalplate,SCP)的底面两侧对称性地设置圆形锥状钉4-6对,通过螺钉轴向作用力使圆形锥状钉尖锐的前端钉入骨内,形成点式接触固定,在钢板与骨之间留有约1.5mm的空隙,不压迫骨膜。CCPC-Fix与材料、尺寸完全一致的SCP做三点弯曲试验与扭转试验,比较两种不同钢板的力学性能。结果两种钢板的抗弯能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当扭转角大于18°时,SCP的抗扭能力高于CCPC-Fix。临床观察42例48侧长管状骨骨干骨折,其中包括股骨12侧,胫骨26侧,尺桡骨10侧。术后不用外固定即可开始关节伸屈活动,4-6周可部分负重行走。无一例发生骨折再移位、退钉及钢板变形或断裂。尺桡骨与胫骨骨折平均3个月愈合,无明显外骨痂。股骨骨折平均4个月愈合。术后6-10个月可取出钢板。结论CCPC-Fix固定能最大限度地保护骨膜血供,骨折愈合快,有良好的稳定性,能满足不负重的早期功能锻炼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自行研制锥状点式接触钢板,并临床观察对胫骨干骨折固定的稳定性和对骨愈合及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在钢板的下面两侧对称设置长3.5nm圆锥体,连接钢板的一段长2mm,直径4mm,前段端尖锐,其基部直径2mm。术中不剥离骨膜,在螺钉的轴向力作用下,使长1.5mm锥形尖端钉入骨内形成锥状点式固定。术后不加用外固定。结果 本组21例各种类型胫骨干骨折保留钢板与骨面间约2mm间隙,避免了骨膜压迫,固定牢  相似文献   
4.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3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院自1988年始运用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3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93例,女39例。年龄49-91岁,平均70岁,其中49~70岁87例,71~91岁45例。采用Evans分型,稳定性骨折101例,不稳定性骨折31例。(2)手术方法:持续硬膜外麻醉,在C臂互线机监视下闭合复位满意后,采用Regnzzoni推荐的手术方祛。患者平卧,患侧臀部垫高20°~30°,股骨转子部5~7cm纵切口,显露大转子及股骨上段,转子下1~3cm处钻孔,透视下打人导针于头颈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