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记录是护士实施全面护理过程的真实记录,是住院病人医疗文件记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了病人治疗护理的全过程,反映了病人病情的变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指出:患者有权复印复制护理记录.因此,护理记录的书写不仅反映了护理质量的好坏,也为医疗护理纠纷的"举证责任倒置"提供有力的证据,这就要求护理记录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反映患者的情况,并应提升到一个法律的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EL型个体是否对D抗原产生体液免疫应答。方法对经间接抗球蛋白试验确认为Rh(D)阴性的1030名献血者和89名孕妇做抗体筛选,对抗体筛选为阳性的献血者用10个O型谱细胞和筛选特异细胞做抗体鉴定。对产生抗-D的Rh(D)阴性献血者和孕妇用DEL特异性引物鉴定检测DEL型;对117名Rh(D)阴性献血者以吸收放散试验检测DEL型,对DEL阳性的献血者做抗体筛选。结果10名献血者和5名孕妇产生抗-D,他们的DEL基因分型均为阴性;117名Rh(D)阴性献血者DEL吸收放散试验检测阳性24名,并且抗-D阴性。结论在产生抗-D的个体中未检出DEL型,在DEL型的个体亦未检出抗-D。  相似文献   
3.
凝血因子是参与血液凝同的各种蛋白质,血浆中某一凝血因子缺乏或异常即可导致凝血机制障碍并引起出血.遗传性的出血性疾病多数是由凝血因子基因缺失或异常导致的.本文主要对各凝血因子缺陷症的种类以及导致该病的基因突变类型作一概述,同时还对临床治疗及基因治疗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正>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是由早期胚胎内细胞团或原始生殖细胞经体外抑制培养而筛选出的细胞,它具有体外培养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无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采用流式磁珠PCR-SSOP法复核2例HLA-A位点罕见基因型,查找分析原因。方法对2 688例HLA-A、B、DRB1SBT基因分型结果中43例罕见型结果,采用流式磁珠PCR-SSOP法复核,查找差异,确定分型,并分析差异结果原因。结果 2例罕见基因型在流式磁珠PCR-SSOP法同一批号03A高分试剂中均有1组磁珠假阳性,造成HLA-A位点罕见基因型漏检。2例罕见基因型在流式磁珠PCR-SSOP法同一批号004高分试剂检测结果与SBT结果一致。结论 HLA罕见基因型不能轻易排除,应用多种方法复核,保证HLA基因分型结果的准确。  相似文献   
6.
对沈阳地区血小板志愿捐献者资料库常规HLA基因检测,发现并认定1例新的HLA等位基因,2010年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HLA-B*08∶57,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85例,其中男113例,女72例,年龄12—65岁,平均38岁,病程2~30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流脓涕等症状。  相似文献   
9.
背景:作为血小板上的主要抗原之一,CD36抗原又被称为血小板糖蛋白Ⅳ,其基因变异会导致CD36抗原缺失。 目的:序列分析并确认1例CD36抗原新等位基因。 方法:提取外周血样本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CD36基因的12个编码区序列片段,应用直接测序法对目的片段的序列进行检测。所得序列与基因库中编号为NG_008192的标准序列进行比对分析,以确定新的基因突变。 结果与结论:被检样本在第12外显子的1142位发生T>G的碱基突变,其他外显子序列与标准序列一致。检索国际基因数据库GenBank和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均未发现关于1142 T>G突变的数据和报道,因此为国际上首次确认,上报GenBank获得登录号:KM275213。1142 T>G突变导致第381位氨基酸由亮氨酸(Leu,L)改变为丝氨酸(Ser,S),两者在亲/疏水性和极性上差异较大,且381位氨基酸所在区域为高度保守区域,因此推测该突变会使蛋白活性降低甚至消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林凤秋  李剑平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1):1008-1010
<正>自2007年日本[1]和美国[2]科学家分别宣布用4个转录因子将人成纤维细胞诱导成具有和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 cell,ESC)类似功能的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后,关于它的研究迅猛发展,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用于重新编程的转录因子从4个(Oct 4/Sox 2/Klf 4/c-Myc或Oct 4/Sox 2/Nanog/Lin 28)逐渐减少为2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