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丽勤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629-2631
肋骨骨折伴血气胸的救治护理,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为急救处理,包括分类处理、快速补充血容量、保持呼吸道通畅、止痛、胸腔闭式引流等;二为护理措施,如监测生命体征、胸腔穿刺及闭式引流护理、骨折的护理、咳痰的护理、饮食调护、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骨脆性随之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导致骨骼受力不均或骨质脆弱,可引起患者骨痛、睡眠差、易骨折及致残等后果,往往严重影响和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我科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140例,经过规范的康复护理,并评价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参与的意愿将纳入研究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住院期间给予患者强直性脊柱炎常规护理指导,每周定期以座谈、讲课形式开展健康宣教1次;出院时由病区护士进行出院后电话随访,采用以病友会为载体管理模式进行干预,每年1~2次。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全程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主要包括开展"温馨病房、温情护患"活动;实行集中式的专业化康复指导和功能锻炼,定期召开病友会;建立有效专病微信沟通平台,出院后随访等。干预1年后,从患者疾病Bath指数、疼痛指数、满意度、生活质量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疾病Bath指数、疼痛指数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满意度、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全程护理模式为载体管理模式开展强直性脊柱炎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有效的拉近患者的距离,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以及提高疾病Bath疼痛指数,对其控制疾病进展,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路径式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患者知信行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康复科住院的骨质疏松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路径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内容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后12个月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得分、健康信念总得分、健康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患者实施路径式健康教育能够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知信行,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骨质疏松症防治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防止骨质疏松性骨折,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骨脆性随之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导致骨骼受力不均或骨质脆弱,可引起患者骨痛、睡眠差、易骨折及致残等后果,往往严重影响和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我科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140例,经过规范的康复护理,并评价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诊手术1h入室的影响因素,找出目前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优化急诊手术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病人的等待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方法:急诊科护士负责对急诊手术病人的实况进行记录,行政主管进行跟踪、监督,了解影响入室的原因,并进行分析与反馈。结果:通过二年多的跟踪反馈与分析,急诊手术不能在1h入室的原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辅助科室因为检验科不能及时出示检验报告;手术室因为手术间不够、器械不能及时到位;麻醉师人员不足、麻醉设备不足等;病人因素为款项不足、决定手术方案时间较长、家属不在场等;团队协作因素为术前准备各部门人员到位的及时性及沟通不到位等。结论:各部门提高急诊手术重要性的认识,在业务高峰期能安排专门人员做好术前准备的各种检查,住院总麻醉师能及时到位,器械的叫入能及时,完善病人术前准备,保障病人和医院的利益,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分别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实施常规护理与中医护理方案前,两组病人生活质量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后,该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是实验组患者实施干预后生活质量提高更明显,骨质疏松症患者在总体健康感觉(GH)、躯体功能(PF)、躯体角色功能(RP)、情感功能(RE)、躯体疼痛(BP)、心理健康(MH)、精力(VT)方面得分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与中医护理方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均有效。"骨质疏松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不仅对开展中医临床护理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且使得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得到了切实的应用。针对骨质疏松症的不同症状和证候实施有针对性的中医护理措施,使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说明在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积极的对症治疗的同时,实施中医护理方案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内护士不同工作服的细菌污染情况,提出护士工作服清洁消毒的管理措施。方法:收集没有穿着毛衣的工作服和穿着毛衣的工作服各30件,分别在两种工作服相同部位、不同时间段进行微生物采样。结果:在工作服穿72 h后都已经超过或接近卫生部所规定的普通病房物体表面带菌的标准(物表〈10 cfu/cm2),所以护士工作服更换频率应每周2次以上,穿毛衣者更换频率应每周3次以上。结论:根据不同护士服细菌污染程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管理措施,加强医院护士工作服的清洁和消毒的管理,杜绝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病人的院前及院内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救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单纯头部外伤者44例,头部外伤合并其他损伤者12例;转院治疗10例,治愈或住院进一步治疗46例。结论:加强颅脑损伤病人的院前及院内急救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