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选取我院2000份血培养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细菌鉴定仪进行病原菌的鉴定,以及采用培养仪进行血培养,并且对阳性标本进行药敏试验,观察其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性。结果经检测发现有3种真菌,26种细菌,共230株病原菌,其中有110株属于革兰阳性球菌,120株属于革兰阴性杆菌,10株属于真菌。大肠埃希菌中ESBLs+为50株,而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为8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具有100%的敏感度,而且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患有肺癌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其血清NSE、CF21-1和CEA水平进行评价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抽取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肺癌和肺部感染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各35例,分别将其定义为A、B组,再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患者资料35例,将其定义为C组,对三组患者的血清NSE、CF21-1和CEA水平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NSE、CF21-1和CEA水平明显高于B、C两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B、C两组患者NSE、CF21-1和CEA的水平没有太大差别,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的CEA水平明显高于C两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B、C两组患者的CEA水平没有太大差别,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血清NSE、CF21-1和CEA水平高低,可以为对肺癌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对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对上述通过对以上三项数据进行监测,可以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客观的反应,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3项自身免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中的表达情况及抗体滴度差异,探讨联合检测自身免疫抗体对AIH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3例AIH患者,7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75例健康体检者分3组进行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抗核抗体(ANA)和抗平滑肌抗体(ASMA)测定,应用免疫印迹法进行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肝胰抗原抗体(SLA/LP)测定,并对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IH组患者ANA,ASMA和SLA/LP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两组非AIH患者(P<0.05),阳性率分别为ANA(64.4%),ASMA(58.9%)和SLA/LP(27.4%);AIH组患者高滴度(≥1∶320)ANA检出率显著高于两组非AIH患者(P<0.05);3项自身免疫抗体联合检测诊断AIH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2%和97.3%.结论:联合检测3项自身免疫抗体及分析ANA抗体滴度,对AIH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在评价肾小球滤过率(GFR)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78例慢性肾衰患者50例健康者血清Cys C,同时测定尿β2-微球蛋白浓度、血清肌酐浓度及联合检测的准确性。结果 Cys C在诊断早期肾功能损害时特异性和灵敏度高于其他项目;Cys C评价GFR的三个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ys C的检测能为临床提供一种准确可靠、快速简捷的诊断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方法,及时发现早期肾功能损害,使肾功能损害能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胱抑素C(Cys C)在临床诊断早期肾功能损伤中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免疫比浊法对其血清中的Cys C、尿β2-微球蛋白和血清肌酐水平进行检测,并与140例健康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损伤患者血清中Cys C、尿β2-微球蛋白和血清肌酐水平都显著低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ys C水平在患者中的特异性以及灵敏度显著大于尿β2-微球蛋白和血清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血清中Cys C水平具有很好的特异性以及灵敏度,能够及时、准确地对患者的肾功能损伤进行评估,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其在患者预后恢复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在高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02例急性期缺血性的脑卒中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和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好转组和死亡组,对患者的BNP水平进行检测,并将50名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BNP水平为(732.72±631.38)pg/ml,高于健康者的(94.59±45.0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68,P0.001)。治疗1周后,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BNP水平降至(493.29±318.53)pg/m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25,P=0.007)。死亡组患者的BNP水平为(1 496.46±712.84)pg/ml,高于好转组的(573.31±359.1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水平随患者病情的严重会升高,可作为预后的快速预测指标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EB病毒DNA载量.并分析其与鼻咽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肿瘤科收治住院的87例鼻咽癌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EB病毒DNA含量;统计学分析其与患者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EB病毒DNA检出率为82.76%(72/87),EB病毒DNA拷贝数的中位数为7.58×106拷贝数/ml,I、Ⅱ、Ⅲ和Ⅳ期患者每毫升DNA拷贝数分别为f4.25±1.141x10^3、(4.56±0.68)×10^4、(7.88±1.65)×10^5和(8.09±1.65)x106;EB病毒DNA载量随着疾病临床分期的增加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EB病毒DNA载量与患者临床分期相关.提示EB病毒DNA载量与鼻咽癌病情进展关系密切.在临床上可作为鼻咽癌患者病情监测及判断疗效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