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杨银洁 《海南医学》2006,17(10):153-153
绝大多数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增生程度在活跃以上,仅少数病例在发病时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可无幼稚细胞,无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髓活检提示增生减低,这类患者常被称为"冒烟性白血病"或白血病前期.  相似文献   
2.
1病历摘要 男,43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上行性发展0.5a而入院。患者于2006—12出现左足部麻木感,2007-01出现右足部麻木症状,自认为是劳累所致,予按摩等措施,自觉有所好转,但病情反复且缓慢向上发展。2007—04麻木平面已上升至脐水平,并出现双下肢乏力症状,患者在当地卫生院予“丹参”等药物治疗,未见效果。2007—05出现大便秘结,小便困难,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性 ,16岁 ,自 6岁开始出现双耳听力减退 ,10岁出现双眼视力持续下降 ,配戴眼镜不能校正。 14岁出现行走步态不稳。目前就读高一年级 ,成绩中等。入院查体 :神志清醒 ,言语智力正常。左眼视力 0 .0 0 5 ,右眼视力 0 .1,镜片不能校正。眼底检查 :双眼视网膜苍白 ,仅见 2~ 3条动脉 ,且明显狭窄。双耳听力明显下降 ,四肢共济运动欠准、稳 ,深感觉减退 ,肌力、肌张力及腱反射正常 ,病理征阴性。弓形足 ,步态不稳。闭目难立征阴性。未见其他异常体征。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脑电图大致正常 ,头部 MR未见异常征象。分析 :视网膜色素变性—耳…  相似文献   
4.
杨银洁 《海南医学》2006,17(9):93-94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Anterior Spinalartery Syndrome,ASAS),也称为Beck综合征,1908年Preobranschenski首先报道.指脊髓前动脉发生闭塞,其供应的脊髓腹侧2/3至3/4区域缺血,引起病变水平以下中枢性瘫痪、分离性感觉障碍(痛觉和温觉缺失,震动觉和位置觉保存)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1-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EPCs)亚群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全脑血管造影受试者64例,无脑动脉狭窄26例为对照组,存在脑动脉狭窄38例为观察组,其中颅外动脉狭窄(EAS)18例,颅内动脉狭窄(IAS)15例,混合狭窄(Mixed-type)5例。运用流式细胞仪行血管EPCs定量分析,观察CD45-/dimCD34+CD309+、CD45-/dimCD133+CD309+与CD45-/dimCD34+CD133+CD309+水平,分析其与脑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对照组CD34+CD309+,CD133+CD309+与CD34+CD133+CD309+均显著高于观察组的EAS、IAS、Mixed-type(P0.05);IAS患者CD45-/dimCD133+CD309+明显高于EAS、Mixed-type患者(P0.05);EPCs水平与脑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P0.05);EPCs水平与EAS、Mixed-type有相关性(P0.05)。结论:EPCs亚群与EAS、Mixed-type严重程度可能相关,但与IAS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ASAS)是临床少见的因脊髓前动脉闭塞导致的急性脊髓缺血性疾病,因发病率较低,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该病预后很差,病死率较高,在治疗方面也一直未有一致的方案。本文旨在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以提高此类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银洁 《海南医学》2007,18(3):136-138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临床较为常见,致死率约为40%,幸存者神经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也很高.脑血管痉挛(CVS)是SAH常见并发症,SAH后CVS的发生率达16%-66%,一般多发生于SAH后2-3 d,7-10 d达高峰,以后逐渐缓解[1].CVS发生后,临床上常出现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加重,同时还常有不同程度的局灶性体征出现或加重,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病人持续发热,周围血象白细胞持续增高.CVS是SAH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2].近年来,经病理、病理生理、生化等多方面研究,对CVS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治疗方法也有新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 ,45岁。 1个月来自觉全身肌肉发紧 ,僵硬 ,乏力 ,活动后四肢近端及躯干背侧肌群疼痛 ,持续数分钟后缓解 ,无自发性疼痛。病情进行性加重。起病前无发热、肌肉痛。查体 :体温 3 7℃ ,脉搏 60次 /min ,血压 1 2 0 / 75mmHg(1 6/ 1 0kPa)。表情呆板 ,甲状腺无肿大、结节及细震颤。全身皮肤、肌肉均僵硬 ,肌力对称降低 ,肌张力明显增高 ,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 :肌酸激酶 (CK) 3 3 97U/L ,乳酸脱氢酶 (LDH) 2 87U/L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771U/L。肌电图未见特征性改变。甲状腺功能检查 :TT30 .45nmol/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