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病理性瘢痕分为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病理性瘢痕与肿瘤有共性;在细胞学上,它们都是以细胞增生为主的疾病;就其本质而言,可能都是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异常表达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3种常现大白鼠实验性胃溃疡模型,研究赛霉安内服散剂抗消化道溃疡作用及其原理。应激性溃疡法和幽门结扎法以溃疡指数和溃疡个数为观察指标,醋酸法以溃疡凹陷部容积为指标。结果证实赛霉安有抗这3种实验性胃溃疡作用,实验还证实赛霉安对应激性溃疡胃粘膜纤维素性渗出有抑制作用,有促进醋酸法胃溃疡底部肉芽组织增生作用,但在幽门结扎法中,赛霉安降低胃液分泌量作用不明显,对游离酸度、总酸度、胃酸分泌速度及胃蛋白酶活性均无影响。因此,分析赛霉安的抗溃疡作用与抗炎作用,促进肉芽组织增生作用、抑制神经应激能力作用及止血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赛来昔布对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β-catenin和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0、25、50、100、125μmol/L)及不同作用时间(24、48、72h)的赛来昔布作用于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QRT-PCR、Western-blot检测体外培养的人正常皮肤及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β-catenin和C-myc 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CCK-8法显示,赛来昔布可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P <0.05),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QRT-PCR和Western-blot显示:①与体外培养的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相比,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C-myc 及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 <0.05),而β-catenin mRNA表达未见明显增加;②不同浓度(0、25、50、100、125μmol/L)赛来昔布作用的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随着赛来昔布浓度增高,β-catenin和C-myc的表达逐渐降低,各组之间差别明显(P <0.05).结论 人瘢痕疙瘩的发生与Wnt信号通路异常密切相关;赛来昔布能通过Wnt信号通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望用于瘢痕疙瘩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秋龙筋降糖中药制剂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糖尿病模型小鼠降低血糖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取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及观察组,模型组、阳性组及观察组采用STZ造模。造模成功后每组随机选6只小鼠,观察组给予秋龙筋降糖中药制剂干预,阳性组给予二甲双胍干预,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每周检测血糖,4周后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IL-4、IL-10及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并分析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ase,LPO)水平。结果:造模后,模型小鼠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小鼠(P0.05),且随着时间延长,小鼠空腹血糖也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模型组、阳性组、观察组小鼠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阳性组及观察组小鼠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及观察组小鼠血清中IL-2、IFN-γ及IFN-γ/IL-4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LPO水平显著高于阳性组及观察组(P0.05),SOD水平明显低于阳性组及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秋龙筋降糖中药制剂对STZ诱导糖尿病模型小鼠有显著治疗作用,可有效调控机体Th1细胞极化程度,抑制Th1细胞免疫功能,减轻胰岛β细胞的破坏作用,进而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5.
要提高医学高职高专病理学课堂教学效果,应改变传统的"填灌式"教学方式,采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充分利用当代优越的资源,进行教学改革.该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分化抑制因子(Id2)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上皮性卵巢癌、3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和15例良性上皮性肿瘤中Id2的表达情况,分析Id2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与ER、PR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在卵巢癌、交界...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5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为例,阐述了只要精心护理,处理措施得当,就能缩短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发热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战胜疚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1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 2005年7月1日,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的专题报告中指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和城市社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没有完全改变。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应该走低水平、广覆盖的路子,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应该是金字塔形,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应是国家发展的重点,使之成为医疗服务的主体和基础。这个体系应比较健全,条件应比较完善,收费应比较低廉,水平能够适应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使群众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而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却呈现倒金字塔形,高新技术、优秀卫生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市的大医院,农村和城市社区缺医少药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高强部长的分析十分深刻地反映了目前我国社区医疗的状况,也表明政府的改革态度。可见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将是今后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有一大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人员,才能保证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深入、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P53、Id2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12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9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53、Id2的表达情况。结果12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53、Id2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P53表达强度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Id2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成负相关(P〈0.05),且与肿瘤浸润深度正相关(P〈0.05)。结论P53、Id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高表达可能作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赛霉安加龙血竭对新西兰兔皮肤溃疡的疗效,为拓展赛霉安临床适用范围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电铬铁造成新西兰兔皮肤三度烫伤后分别涂抹不同的实验用药,测定伤口干燥结痂天数及用药第15天伤口半长短径积的均数值.结果 赛霉安加龙血竭组成新的方药对新西兰兔的皮肤烫伤溃疡疗效优于单用赛霉安或单用龙血蝎.结论 赛霉安加龙血竭组成的新方药能更有效的治疗新西兰兔的皮肤烫伤溃疡,提示该组方药可进一步进行临床用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