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能级进阶模式在体外膜肺氧合护理专科小组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为制定以人为本的分层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工作能级、工作内容及人才评定,将28名可以胜任体外膜肺氧合护理的护士进行层级管理,设定体外膜肺氧合护理专科小组护士各能级的准入要求、能级区分、培训内容、进阶要求,并按照体外膜肺氧合理论及操作技能培训计划表进行培训。结果通过能级进阶培训后,体外膜肺氧合护理专科小组中3个能级的护士理论成绩高于培训前,N2及N3护士管路预冲时间较培训前明显缩短,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手术医生对护士手术配合满意度高于培训前。结论采用能级进阶模式培训能提高体外膜肺氧合护理专科小组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危重症患者口干症知识及干预行为的现状,为ICU危重症患者口干症干预措施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ICU护士对危重症患者口干症相关知识与行为意向调查问卷对176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对危重症患者口干症相关知识总得分平均(9.62±2.76)分,得分指数53.3%;ICU护士对口干症患者干预行为意向平均得分指数67.1%.结论ICU护士对危重症患者口干症知识有待提高,行为一般,故应加强ICU护士对危重症患者口干症知识的学习,提高其认知,促进口干症干预措施在临床中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患颈椎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颈部长时间处于不适合姿势是原因之一,这即可能性是工作或娱乐中颈部长时间处于不适位置,也可能发生于夜间睡眠中,枕头不合适是重要因素之一。合适的枕头有利于维持人体脊柱正常的生理曲线,保证人体在睡眠时颈部的生理弧度不变形。一个成年人,每天有1/4~1/3的时间是在睡眠(枕头上)中度过的,所以枕头一定要适合颈部的生理要求,在选择枕头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合适的高度枕头过高:会使颈部压力过大,引起颈部酸痛、头部缺氧、头痛、头  相似文献   
4.
<正>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将导管尾端送至上/下腔静脉,当前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治疗中[1-2]。目前,临床上常用固定装置是思乐扣和普通3M敷贴。在使用过程中思乐扣常出现穿刺部位红肿、淤血、压力性损伤等问题[3];普通3M敷贴容易出现固定不牢固、松脱等问题[4]。为解决上述问题,保障输液安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者设计了双“Y”型PICC导管固定贴(专利号:ZL 2018 2 0667211.4)。经临床使用,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协同家属全程参与的整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采用协同家属全程参与的整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护理对象肢体能力分级Brunnstrom评价量表对患者康复效果进行评价、改良Spiter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康复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研究组康复护理效果评分较治疗前提高(6.00±0.49)分,对照组较治疗前提高(2.90±0.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患者Spiter评分差值为(12.12±3.01)分,较对照组患者(5.17±2.88)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0.32%,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家属全程参与的整合康复护理干预模式能够取得良好的康复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获得较好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国内外压力性损伤支撑面研究领域的热点及趋势, 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收录的压力性损伤支撑面的相关文献, 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2023年2月28日, 应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最终纳入中文文献307篇、英文文献434篇。美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是国内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是国内发文量最多期刊, Journal of Tissue Viability是国外发文量最多期刊;蒋琪霞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 Gefen是国外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中文文献共形成12个聚类, 英文文献共形成17个聚类, 最终各总结出8个有意义的类别(人群、部位、研究类型、危险因素、静态支撑面、动态支撑面、智能监测、效果评价), 其中智能监测是未来研究的趋势。结论压力性损伤支撑面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建议通过拓宽研究的应用人群范围、联合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学科研发利于推广的智能支撑面设备、开展大样本的高质量原始研究和相应的质量改进项目等方法推动国内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研究的...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嵌入式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康复治疗、常规药物治疗及单侧空间忽略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嵌入式运动想象疗法。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单侧空间忽略检测异常率(线段删除试验和画钟试验)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高,单侧空间忽略检测异常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嵌入式运动想象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随年龄的增长而每况愈下,出现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情况造成其行走困难,这些人群都需要助行器来辅助独立行走。助行器是一种步行用撑扶工具,以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某些外伤、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与残疾人自行助步或四肢体力锻炼使用[1]。脑卒中后步行功能障碍是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最大[2]。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偏瘫患者实用型多功能枕在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3例脑卒中后偏瘫合并单侧空间忽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偏瘫患者实用型多功能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枕头并在患者偏瘫侧挂色彩鲜艳物品及设定闹钟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单侧空间忽略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生耳部不适例数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耳部压力性损伤。结论采用偏瘫患者实用型多功能枕能有效治疗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减少患者耳部不适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