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心脏同步化重建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同步化重建指对有严重的心房与心室传导阻滞的患者进行起搏治疗,以改变心房与心室的电机械活动不同步性,使心脏的除极过程更接近正常生理方式,从而产生抗心律失常作用和改善血流动力学的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IL-1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的意义。方法:选择180例健康对照组,通过GDF-15与IL-1检测其正常最低限,然后排除因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其干扰,通过用SAS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进行表示,卡方检验χ2,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ROC曲线数据及曲线下面积。结果:分别从血清GDF-15,IL-1及cTnI的0-3h和0-6h两个时间段的ROC曲线分析以(1-特异性)为横坐标,敏感性为纵坐标,3种标志物在0~3h和0~6h的曲线下面积。在此基础上再根据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灵敏度及特异性。结论:GDF-15与IL-1在3和6h内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性高于cTnI,血清GDF-15,IL-1水平含量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症特别是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及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发病率的性别差异和在绝经女性中发病率的增加均提示性激素在CVD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性激素与CVD的发生、发展及相关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备受关注,已成为心血管内分泌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就性激素与CVD的关系及其可能作用机制进行综述。1性激素与高血压高血压发病的性别差异已无异议,24h血压监测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界嵴组织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细胞形态、胶原含量与电传导特性的关系及其增龄性变化,探讨其在老年性房性心律失常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kin-27,IL-27)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中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81例STEMI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浆IL-27等指标的浓度.应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结果 STEMI组血浆IL-27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支病变组在入院当时,1d、2d和7d后血浆IL-27浓度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支病变组在入院时、2d和7d后血浆IL-27浓度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清肌钙蛋白Ⅰ、高敏C反应蛋白、IL-27浓度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中血浆IL-27浓度明显增高,而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短期曲美他嗪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旨在观察短期口服曲美他嗪对扩张性心肌病 (DCM)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方法 ,将 41例DCM患者随机分为CON组与VAS组 ,前者接受常规治疗 ,后者除常规治疗外 ,还接受曲美他嗪治疗两周。治疗前后分别动态心电监测统计 2 4h内总室性心搏次数及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次数。 结果 :治疗前CON组与VAS组比较 ,室性心搏总数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次数两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VAS组室性心搏总数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次数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 ,分别为 841.2 1± 5 61.5 5vs 5 3 9.5 5± 3 5 0 .0 4(P =0 .0 3 3 )及 5 .5 8± 2 .89vs 3 .41± 3 .16(P =0 .0 2 8) ,但两组左室舒张末直径及左室射血分数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短期曲美他嗪治疗DCM患者 ,可减少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且与心功能的改善无关  相似文献   
7.
血压测量是诊断高血压病的基本手段,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评价血压:诊所偶测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监测。家庭血压监测方便、经济,已有大量数据表明:与诊所偶测血压相比,家庭血压监测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一个更好的预测因子。同时它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血压控制,监测降压药物疗效,减少医疗费用。另外对鉴别白大衣高血压和隐性高血压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肺栓塞前后肺动脉压(PAMP)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及尿激酶(UK)和氯沙坦(LOS)的影响。方法犬自体血栓经导管选择性栓塞肺动脉并监测血液动力学,建立急性肺栓塞模型。将模型犬随机分为 UK 组:UK20000U/kg 静脉滴注;LOS 组:LOS 0.5mg/kg 静注,再以0.05mg/(kg·min)静滴;对照组(CTL 组)同期输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肺栓塞前后及 UK 和 IDS 对 PAMP 的影响。CTL 组、UK 组于栓塞前、模型建立后用药前、用药后1小时、2小时采血放免法测定 AngⅡ、ET,硝酸还原酶法测定 NO 水平。结果三组注栓后 PAMP 均明显升高(P<0.01)。CTL 组 PAMP 模型建立后3小时内无显著变化(P>0.05),UK 组用药0.5小时,LOS 组用药1小时后 PAMP开始下降,3小时后下降更明显(P<0.01)。肺栓塞时,AngⅡ及 NO 各时间点较注栓前均升高(P 分别<0.01、0.05),ET 水平无明显变化。溶栓后3小时,UK 组 AngⅡ较溶栓前明显降低,ET 较注栓前和溶栓前明显升高(P 均<0.01)。结论 AngⅡ、ET、NO 参与肺栓塞时肺血管舒缩反应。UK 能迅速改善肺血流动力学,LOS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肺动脉高压,它对肺栓塞治疗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9.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根据WHO/ISH(1999)高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 Hg,舒张压≥90mm Hg,选择本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54±6)岁,高血压病程(8±7)a。排除各种继发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者。1.2方法本研究采用开放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商品名:安内真)由江苏省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符合入选条件者停用一切影响血压的药物,服用安慰剂2周后符合条件者进入试验。每日8:00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1次,每次5mg,共6周。每周随访1次,记录患者血压、心率及…  相似文献   
10.
界嵴连接蛋白43分布的增龄性变化与电传导异向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界嵴组织连接蛋白 4 3(Cx4 3)的增龄性变化及其与电传导异向性的关系 ,采用新西兰幼年白兔 (2 0~ 30天 )、成年兔 (6~ 8月 )、老年兔 (2 6~ 2 8月 )界嵴组织行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Cx4 3。与各年龄组月龄相配对的家兔各 7只 ,采用玻璃微电极技术测量界嵴纵向 (VL)及横向 (VT)传导速度。结果 :界嵴组织可见P样细胞单个或成群分布。各年龄组Cx4 3阳性表达面积无差别 ,幼年兔Cx4 3表达多在细胞的侧 侧连接上 ;成年兔端 端表达比侧 侧表达为多 ;而老年兔则以端 端连接表达为主。随着年龄增加 ,各年龄组VT 和VL 也发生改变 ,传导异向性(VL/VT)明显加大。端 端 /侧 侧Cx4 3阳性面积比率与VL/VT 明显相关 (r =0 .90 3)。结论 :界嵴Cx4 3表达的增龄性变化与电传导异向性改变有关 ,后者在特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可能是界嵴产生和 /或参与房性心律失常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