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注射用两性霉素B(AMB)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或艾滋病(AIDS)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3 202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使用AMB治疗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不良反应(ADR)发生及防护。结果:HIV/AIDS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患者948例,感染率为29.61%;899例使用AMB,其中18例出现ADR,发生率为2.00%。AMB静脉滴注的ADR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瘙痒、肝功能异常及血液系统毒性。及时停药或减量,同时对症治疗,可有效地减少、减轻药物的ADR。结论:AMB虽ADR多见,但其疗效确切,是治疗HIV/AIDS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比较安全、有效、经济的选择。只要合理用药,严密监测用药后患者病情进展,尽早发现ADR,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将心理护理贯穿治疗始终,就能保证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小儿周围性磁运动诱发电位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期儿童周期磁运动诱发电位(magnetic motor evoked potential,MMEP) 的年龄特征与发育规律。方法 对257名0-14岁健康儿童应用磁刺激分段测试[第7颈椎(C7)、第4腰椎(I4)、肘和Guo窝]周围运动传导通路功能,分别在上肢拇短展肌和下肝肌母展肌处记录,获得各年龄期MMEP各项参数和发育特征。结果 除部分幼婴儿因磁线圈放置困难外,在各年龄组正常小儿(包括新生儿)的上、下肢均可记录到清晰、重复性良好的周围性MMEP反应波。各年龄组上下肢左、右间潜伏期差值较稳定,最大值均不超过2.2ms。上、下肢校正潜伏期分别于2岁和1时达到人值的1/2,下肢校正潜伏期和周围传导速度在4岁时先于上肢(6岁)达成人水平,且上、下肢周围运动神经近段传导传速度较远段快。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以周围段最快,脊髓次之,颅内最慢。结论 (1)婴幼儿是人类周围运动神经传导功能发育的关键年龄期;(2)周围运动神经系统发育遵循由近段及远端, 先下肢后上肢的规律;(3)磁刺激无痛无创可安全地用于包括新生儿在内的各年龄段小儿周围运动神经功能的检测,尤其磁刺激能直接诱发神经根段电位,对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经颅磁刺激脑性瘫痪中枢运动重构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杨林萍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3):1938-1939
目的 通过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患儿,对早期脑损伤后中枢运动神经传导通路重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对17例3-12岁CP患儿行TMS获得上下肢同、对侧运动诱发电位,并以2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结果 CP同侧反应出现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88.2% vs 8%,x^2=3.376,P&;lt;0.05),尤下肢更易诱发,重度CP同侧反应肢数≥2条。潜伏期相似型同侧反应主要见于早期脑损伤性CP。结论 同侧反应与CP残障度相关,在某种程度上经颅磁刺激诱发同侧反应对判断CP严重度可能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笔者对20例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在治疗中设了对照分析,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出新生儿溶血病在治疗时应用大量血浆静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在无痛人工流产中使宫颈充分松弛是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宫颈裂伤、子宫穿孔及减少术中用药量的重要环节[1].近年来,我院对行无痛人流术的初孕妇采用术前30 min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酵的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迎春  杨林萍 《河北医药》1999,21(6):443-443
血压即推动血液流动的压力。血管内的血流通过任何组织都是依赖于该组织的灌注压、血管阻力以及血液的粘性。眼球内的血流状态也不例外。通过情况下,为了维持眼内的循环,其静脉压必须稍高于眼内压,因而眼内灌注压应等于动脉压与眼压的差,因此眼球内的灌注压与眼压血压的关系甚为密切[1]。虽然视乳头的不同层次、脉络膜、视网膜,可由于其血管分布的特异性、血管内阻力、血管长度的差异,而不同部位的灌注压亦不相同,但就整体而言,都与血压和眼压的变化有关。眼压升高或血压下降都可导致眼组织灌注压的下降,特别是视神经乳头,从而可导致眼组织…  相似文献   
7.
1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一般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指导、心理支持、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几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总康复率为90%。结论:提高认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一旦发现血栓形成尽早干预,是改善预后提高患儿生命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超声骨密度仪检测不同孕期孕妇的桡骨骨密度(BMD),从而判断孕妇骨钙丢失程度,探讨早期干预对孕妇骨钙丢失的影响.方法:利用骨密度仪对嘉峪关市200例不同孕期的妇女测定骨密度,从而判断孕妇骨钙丢失程度.将200例孕妇随机分为2组,对100例接受早期干预的孕妇(观察组)分别在12周、27周、36周,测定桡骨骨密度,同时对100例未接受干预的孕妇(对照组)在同时期测定骨密度.结果:对照组孕妇骨密度正常孕早期49例,孕中期44例,孕晚期38例,随着孕周的增加,骨密度正常者所占比例逐渐下降,于孕晚期下降明显,孕周与BMD呈负相关;观察组孕妇骨密度正常孕早期78例,孕中期77例,孕晚期76例,骨密度正常者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明显提高,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早期干预能够使孕妇骨密度的下降减少,预防骨质疏松,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9.
磁运动诱发电位对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评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杨林萍 《中国临床康复》2002,6(9):1283-1284
目的 探讨磁运动诱发电位(MMEP)动态检测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的重要性。方法 对15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儿应用磁刺激分段测定(C6/7,I4/5,肘和Guo窝)周围运动传导通路功能,分别在上肢拇短展肌和下肢拇展肌肌腹处记录。结果 MMEP阳性率93%,周围传导时间(PCT)异常率35%左右。重症GBSMMEP一消失或是呈异常低波幅多相波形伴潜伏期、时显延长(P<0.001)。结论 动态检测MMEP可提高GPS的诊断阳性率,PCT可能有助于提示近端神经,尤其是神经根脱髓鞘病变。  相似文献   
10.
儿童中枢性磁运动诱发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皮层磁运动诱发电位(MMEP)在不同年龄期小儿的年龄特征与发育规律。方法:对197例1-14岁健康儿童和20例正常成人按年龄分8组进行非易化状态下的经颅磁刺激(TMS),分别在上肢拇短展肌和下肢展肌处记录MMEP。获取各项参数,分析观察MMEP的发育特征。结果:在以驰状态下,正常小和除在周岁半前上肢和3.5岁前下肢较难记录到皮层反应波外,皆能满意获得不同年龄期上、下肢皮层MMEP。代表脊髓段运动神经电传导速度的-腰中枢传导时间(CCT)和传导速度(CCV),以及代表颅内段运动传导的头-颈CCT和CCV分别于6岁和10岁前达成人值,上、下肢上皮层MMEP传导速度及校正CCT与年龄非常高度相关(r值分别为0.79、0.75)。所有年龄组MMEP潜伏期左、右间差值较恒定、上、下肢分别不超过2.6ms和3.5ms。结论:皮层MMEP能很好反映小儿颅内和脊髓运动传导通路的生长发育和传导功能,鉴于CCT受身长影响及CCV与年龄高度相关性,应将CCV列入小儿MMEP常规测指标。该技术无痛无创伤,可安全地用于婴儿期后各年龄小儿中枢运动神经功能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