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方法:51例均行手术治疗,据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病变范围、年龄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选择不同术式。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行患侧甲状腺及峡部切除或加对侧甲状腺部分切除;双侧者行全甲状腺切除,保留背侧部分组织;高危患者(年龄>45岁,肿瘤>4cm)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结果: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13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术+对侧腺体部分切除术37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1例,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2例,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16例。术后发生神经损伤及甲减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5年以上者46例,无死亡病例,颈部淋巴结转移3例,无远处转移病例。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应根据病理组织类型、肿瘤大小、病变范围、年龄和颈部淋巴结转移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传统解剖法和刮吸解剖法淋巴结清扫的效率,并分析其特点。方法 62例进展期胃癌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n=31)和刮吸手术组(n=31),前者采用传统手术器械进行淋巴结清扫,后者采用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刮吸法清扫;分别统计两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清除淋巴结数、术后肿瘤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传统手术组和刮吸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08±48.3)和(218±67.2)min(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309.4±121.8)和(248.4±116.3)mL(P<0.05);术中输血分别有11例和14例,输血者平均输血量分别为(745.5±237.4)和(457.1±159.2)mL(P<0.05)。两组平均清除淋巴结分别为(14.1±6.7)和(21.5±9.3)枚(P<0.05),平均清除阳性淋巴结分别为(4.9±2.1)和(6.8±2.7)枚(P<0.05)。两组分别有25和26例得到平均5年的随访,肿瘤复发率分别为52.0%(13/25)和23.1%(6/26()P<0.05),生存率分别为40.0%(10/25)和69.2%(18/26()P<0.05)。结...  相似文献   
3.
乙酰肝素酶是目前发现的哺乳动物细胞中唯一能切割细胞外基质中硫酸肝素蛋白多糖侧链的内源性糖苷酶,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乙酰肝素酶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能够促进胃癌的转移,检测胃癌组织中的乙酰肝素酶对患者预测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无胃肠减压在急性胰腺炎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予以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抑酶规范化治疗,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未使用胃肠减压,余治疗方法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咽喉疼痛发生率,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白细胞和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指标。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116例,观察组61例、对照组55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淀粉酶下降至正常时间分别为(2.67±1.34)d、(3.20±1.3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3,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尿淀粉酶、白细胞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分别为(3.20±1.38)d、(3.77±2.16)d和(3.69±1.51)d、(4.20±2.28)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2,-1.043,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腹痛腹胀、肛门排气排便、住院时间分别(1.92±0.71)d、(2.20±0.79)d、(8.16±2.75)d和(2.20±0.65)d、(2.76±0.94)d、(10.400±3.5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6,-3.519,-3.837,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现咽喉疼痛例数分别是6例和2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8,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恶心呕吐、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分别是12、1、0例和18、2、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无胃肠减压在急性胰腺炎,特别是水肿型急性胰腺炎在治疗过程中未使用胃肠减压是安全有效,咽喉疼痛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同时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及减少侵袭性临床操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脾脏联合胆囊切除(LS+LC)的手术技术以及临床应用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脾切除联合胆囊切除手术,其中脾切除手术时间分别为90和100 min,出血量分别为700和800 ml;术后恢复顺利,无出血、感染、胰漏等并发症发生,均于术后第5天出院.结论 LS+LC手术过程中脾蒂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应根据脾门血管的解剖类型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临床应用指征建议仅选择非急性炎症胆囊结石合并脾脏疾病患者,并在手术过程中注意无菌技术和手术顺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超和CT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价值和应用,为临床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167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B超和CT诊断,并分析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B超在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时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对实质性脏器诊断率较高;CT对空腔脏器的漏诊率明显低于B超,对实质性脏器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 B超对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时具有快速简便特点,适用于实质性脏器的诊断;CT对空腔脏器的诊断价值优于B超,在实际工作中应灵活应用不同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56例老年胆囊疾病(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无胆总管结石),随机分配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别各78例。每个组别各7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相对较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也比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低。对比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较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值得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筛选并鉴定出人乙酰肝素酶( HPSE )基因内具有增强子( enhancer , enh )活性的DNA片段。方法:增加Kpn I、Sal I酶切位点,将含有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pEGFP)质粒载体pEGFP-N1改造为pEGFP-MU。选取HPSE基因5′端启动子上、下游的DNA序列并分为10个片段,分别命名为enhx ( x分别等于1、2、3……10),每段长1200 bp,相邻两段间重复200 bp。分别扩增上述10个片段和猿猴病毒40(SV40)增强子序列,分别插入pEGFP-MU,以构建重组质粒pEGFP-MU-enhx和pEGFP-MU-SV40e,并用脂质体2000转染肝癌细胞BEL-7402、胃癌细胞SGC-7901,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析上述候选序列对启动子( CMV)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和DNA测序结果显示,PCR克隆序列与GeneBank中序列完全一致。酶切电泳和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EGFP-MU-enhx和pEGFP-MU-SV40 e构建符合要求。瞬时细胞转染、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重组质粒pEGFP-MU-enh6、pEGFP-MU-enh7和pEGFP-MU-enh8在人BEL-7402、SGC-7901细胞中表达增强,与阳性对照质粒pEGFP-MU-SV40e相似,其余重组质粒表达较弱。结论:成功克隆人HPSE基因10个增强子候选序列片段,并正确构建重组质粒pEGFP-MU-enhx;其中第6、7和8候选片段可能具有增强子活性。本研究为后续进一步筛选和鉴定有活性的增强子序列缩小了搜寻范围,并为将来利用HPSE增强子进行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解剖标志和手术径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解剖标志和手术解剖路径。方法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28例,其中经胸乳入路22例,腋窝入路6例,于腔镜下使用超声刀游离胸前区、颈前肌群,超声刀处理血管及腺体,完整瘤体摘除或腺叶切除。术中在基本视野条件下,于设定的6个分区内,找到可被确认的恒定或相对恒定解剖标志作为术中选择手术解剖径路的依据:腺叶中上区恒定解剖标志为甲状软骨上缘,相对恒定标志为舌骨峡部上缘;腺叶中下区恒定标志为气管侧壁和颈鞘,相对恒定标志为下动脉和最下动静脉分属支;中线中上区恒定标志为甲状软骨上缘,相对恒定标志为舌骨峡部上缘;中线中下区恒定标志为气管前壁,相对恒定标志为峡部下缘和最下动静脉;腺叶背外侧区恒定标志为颈鞘,相对恒定标志为血管属支进出腺体被膜处;腺叶背内侧区恒定标志为气管侧壁,相对恒定标志为环勺关节。结果 28例手术成功,其中1例因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示甲状腺癌中转开放手术。本组手术时间平均80.0(50~125)min;术中平均出血46.7(10~120)ml,无相关手术并发症。结论通过镜下视野的分区观察,可以在各步操作过程中找到一些相应的区域性邻近解剖标志。仔细辨认并将其组合利用,可以有效地实现小腔室内操作时的方位控制,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避免误伤,有利于手术安全顺利地实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