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湿热阻络型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湿热阻络型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抗凝、抗感染、创面换药等,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甲泼尼龙片口服,治疗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茵陈蒿汤加减口服。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共观察6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及治疗10 d、20 d、30 d、40 d、50 d、60 d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创面疼痛程度;于治疗10 d、20 d、30 d、40 d、50 d、60 d后,比较两组的痊愈率;治疗全程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6.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10 d、20 d、30 d、40 d、50 d、60 d后,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30 d、40 d、50 d、60 d后,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0 d、40 d、50 d、60 d后,治疗组患者的创面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6.67%,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湿热阻络型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溃疡,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人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分泌血管生长因子的影响,分析黄芪甲苷调节EPCs介导的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取足月健康新生儿脐带血,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当细胞呈现梭形时对细胞进行CD31抗体和DAPI核染鉴定,获得EPCs。将获得的EPCs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质量浓度为100 mg·L~(-1)的黄芪甲苷干预,对照组用等量的PBS液处理,培养24 h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VEGFb、VEGFc、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血管生成素-1(angiogenin-1,Ang-1)的吸光度。结果:经CD31抗体和DAPI核染检测证实成功获取EPCs。实验组人EPCs分泌的血管生长因子VEGFa、VEGFb、VEGFc、FGF、Ang-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t=9.84、45.24、14.51、6.27、6.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甲苷可促进人EPCs分泌大量VEGF,具有调节EPCs介导血管新生的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解毒生肌膏修复深度烧伤植皮术后残余创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深度烧伤植皮术后皮片生长欠佳存在残余创面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40例患者深度烧伤植皮术后残余创面,经清创去除局部明显失活皮片,保留间生皮片,再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用解毒生肌膏和磺胺嘧啶银进行换药处理,并在治疗7、14 d观察创面渗液、肉芽组织、再上皮化、细菌阳性率以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nkin-6, IL-6)的含量改变情况。结果 与治疗7 d相比,治疗14 d两组创面渗液情况显著降低(P<0.05),肉芽组织及再上皮化程度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治疗14 d时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治疗7 d和治疗14 d的渗液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肉芽组织生成以及再上皮化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7 d的细菌阳性率以及IL-6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解毒生肌膏治疗深度烧伤植皮术后残余创面,可早期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穴位敷贴配合灸法治疗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及评价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40例作为对照组,40例作为治疗组,分别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和穴位敷贴配合灸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相关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通过对2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结果发现患者的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和肉芽组织覆盖时间相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穴位敷贴配合灸法辅助治疗,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同时也可以缩短患者的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宜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BL联合PBL教学法在心血管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2022年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接受心血管病学教学的2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LBL(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教学法,教学后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心血管病学教学中,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法可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满意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