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
采用~(125)I 标记小鼠抗人IL—2受体(P55)的抗Tac(CD_(25))单克隆抗体,成功地建立了人IL—2受体的免疫放射分析法,动态观察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经PHA 刺激24、48和72h 后IL—2受体表达的时间曲线,通过Scatchard 作图分析表明~(125)I—抗Tac 单克隆抗体与PHA 活化的上述三个时间点的T 淋巴细胞的最大结合容量(B_(max))分别为43000位点/细胞、54000位点/细胞和61000位点/细胞。本研究为临床IL—2受体检测提供一种简便的免疫放射测定法。  相似文献   
2.
自1969年McCord等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以来,此酶已引起人们的广泛住意。本文将受试小鼠随机分组,于照前30分钟、照后1小时,分别给小鼠腹腔注射35μg/g、70μg/g和100μg/g的SOD(本院放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采用放射性核素~(51)Cr 标记淋巴细胞的方法,研究抗细胞骨架药物对wistar大鼠脾淋巴细胞在体内移行和归巢的影响.结果:(1)注射后2h,正常大鼠脾淋巴细胞主要归巢到脾脏,其次是肝、肺和肠系膜淋巴结,而归巢到肠相关淋巴组织和停留在外周血的标记淋巴细胞较少.(2)叠氮钠、秋水仙素或松胞素B 在不同程度上均能损害淋巴细胞的移行和归巢功能,表明微丝/微管系统对淋巴细胞在体内移行和归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了~(60)Co γ线对Wistar 大鼠脾B 淋巴细胞体外照射及其迁移和归巢至同系受体脾脏、肠系膜淋巴结、胸腺和血液等组织的辐射效应。实验表明:(1)体外照射的B 细胞数(%)随照射剂量增加呈依赖性递降(P<0.01);(2)注后3、24h,经1~8 Gy 受照淋巴细胞迁移和归巢至受体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的B 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明显地下降(P<0.01),且与体外照射的辐射效应呈平行关系。但归巢至胸腺和再循环迁入血液的B 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3)从分布比率提示受照B 细胞继发性迁移和归巢至脾脏的量呈上升趋势,而归巢至肠系膜淋巴结的量则继续减少。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放射性核素51Cr及3H-UR标记淋巴细胞的方法,通过γ计数测量及放射白显影技术观察了不同剂量60Coγ线对Wistar大鼠脾淋巴细胞在体内移行和归巢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注射后2小时,受照淋巴细胞异常地堆积在肝脏和肺,而归巢到肠系膜淋巴结(MLN)和回肠的数量显著减少。(2)注射后24小时,受照淋巴细胞的侈行能力进一步下降,具体表现在分布到肝和肺的数量增加以外,在脾脏出现显著性堆积,而归巢到MLN和回肠的数量继续减少。(3)组织切片的放射自显影提示,受照淋巴细胞迁侈进入脾脏和MLN的特定区域的能力明显降低,在B细胞区标记细胞数量的减少比T细胞区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SLE患者血清sLL—2R水平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9.
采用受体免疫放射分析法和ELISA技术分别观察了活动期SLE外周血T细胞IL—2R表达及活动期与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sIL—2R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IL—2R数目显著减少(P<0.05);(2)血清sIL—2R水平(活动期及非活动期)则显著增高(p<0.01)。上述结果提示,测定T细胞表面IL—2R表达量及血清sIL—2R水平,对监视SLE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病期变化及其在治疗决策上均有重要意义。T细胞表面IL—2R数量减少及血清sIL—2R水平增高可能是SLE免疫病理变化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