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廷强  李朝平  潘虹  祝仕军  陈秋 《四川医学》2012,(11):1974-1976
目的比较白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54例一般健康人群,测定体重、身高、血压、空腹血浆葡萄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血脂、IL-6和hs-CRP等,计算体重指数(BMI)和IR指数(HOMA-IR),并以HOMA-IR上四分位为切点分为IR组与非IR组。结果 IR人群血清IL-6和hs-CRP水平较非IR人群明显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L-6和hs-CRP均与HOMA-IR相关(r=0.58,r=0.48,P<0.05)。校正年龄、BMI后,IL-6仍然与HOMA-IR密切相关(r=0.14,P<0.05),而hs-CRP与HOMA-IR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06,P>0.05)。进一步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IL-6人群发生IR的风险较低IL-6人群增加2.46倍[OR(95%CI):2.46(1.48~3.39),P<0.05],而高hs-CRP人群发生IR的风险较低CRP人群仅增加1.82倍[OR(95%CI):1.82(1.14~2.67),P<0.05]。结论在一般健康人群中,与hs-CRP相比,IL-6是更好的IR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杨廷强  张燕  杨麟  陈秋 《四川医学》2013,(8):1177-1179
目的探讨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LPAD)的关系。方法选取87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根据下肢血管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LLPAD组(55例)和无下肢血管病变(Non-LLPAD)组(32例),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健康对照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水平,并同时测定其它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LLPAD组患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与Non-LLP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脂联素、HbA1c、HOMA-IR、糖尿病病程、TG、LDL-C是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脂联素水平、高HbA1c、高HOMA-IR、高TG、高LDL-C 2型糖尿病患者LLPA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抗氧化应激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抗糖尿病肾病患者肾氧化损伤作用。方法: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给予降糖、降压等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疗程共12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BUN、Scr、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血脂、血清SOD和MDA水平。结果:12周后两组患者FBG、BUN、Scr、尿微量白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与治疗前相比,阿托伐他汀组患者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同时患者血清SOD活性增,MDA含量下降,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除具有降血脂作用外,还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4.
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34例,注射诺和灵30R;B组34例,注射诺和锐30特充,观察病人日胰岛索总量、血糖控制情况、体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治疗一周后FBG、PBG-2h均调整至正常范围.但B组24小时血糖控制更稳定,日胰岛素用量A组较B组高,体质量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差异性.结论诺和锐30R特充较诺和灵30R能更有效快速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诺和锐30对儿童1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例1型糖尿病患儿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和胰岛素泵组,观察两组患儿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HbAlc等代谢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儿在血糖及HbAlc控制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低血糖反应.结论 诺和锐30对儿童1型糖尿病血糖和HbAlc的控制具有与胰岛素泵相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效果及对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就诊的60例乙肝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血清内毒素和炎性因子水平、肠黏膜屏障功能、原发性腹膜炎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2组血清内毒素、TNF-α、IL-6、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 DAO)、血浆D-乳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血清内毒素、TNF-α、IL-6、DAO、血浆D-乳酸水平下降幅度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原发性腹膜炎发生率为3.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6/30)(P<0.05)。2组治疗期间顽固性便秘、荨麻疹、过敏反应、上腹部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均>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有助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原发性腹膜炎发生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磷酸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选取研究对象为88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于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观察组给予磷酸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各44例;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TC、TG、LCL-C)及BMI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44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73%(43/44)高于对照组数据68.18%(30/44)(P0.05)。观察组44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44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血脂水平及BMI均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采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保证有效供应胰岛素的基础上降低患者体重,且进一步促进胰岛素功能修复,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氯沙坦及联合罗格列酮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65例2型糖尿病肾病(Mogensen分期Ⅳ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5例),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单用氯沙坦治疗:治疗组联合氯沙坦和罗格列酮治疗,疗程共12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UAER和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UAER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治疗组UAER和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氯沙坦可降低DN患者UAER和CRP水平,而氯沙坦联合罗格列酮对DN患者UAER和CRP协同作用,具有更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病例 1 :患者女性 ,54岁 ,住院号 :736970。因烦渴、多饮、多尿 2月 ,发热、心悸、少汗 1月入院。 2月前出现口渴、多饮、多尿 ,达 5~ 6L/d ,无多食善饥。 1月前出现发热 (T37~ 38℃ ) ,呈持续性 ,颈部以下皮肤无汗。院外头颅MRI等检查诊断为垂体肿瘤 ,尿崩症 ,给予抗感染治疗仍有发热。入院时T37 6℃、P1 0 5次 /分、R2 0次 /分、BP1 2 0 /80mmHg。颈部以下皮肤无汗。心、肺、腹部均正常。查血皮质醇、尿游离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均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性激素全套示绝经期表现。鼓励病人多饮水 ,连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鼻咽癌伴肺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和毒副反应。方法 30例鼻咽癌伴肺转移患者均经细胞学或组织学证实, 所有患者均进行长春瑞滨联合顺铂的方案化疗, 其中长春瑞滨30mg/m2, iv, d1、d8, 顺铂30mg/m2 ivgtt d1-4, 21天为1周期。结果 30例患者中, CR 2例, PR 14例, SD 9例, PD 5例, 总有效率53.3%, 其中初治病人18例, CR+PR 10例, 有效率55.5%。复治12例、CR+PR 6例、有效率50%。毒性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结论 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鼻咽癌伴肺转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