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总结临床工作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的几种原因和处理方法和体会.方法对5例已发生并发症病例(胆管损伤3例,胆汁瘘2例)经术中置“T”管引流和再次解剖行胆肠吻合术.结果5例患者,分别于3个月,6个月后拔管治愈,无并发症.结论掌握LC手术基本原则,认清胆囊Calot三角解剖位置及三管一壶腹标志,不能强行分离,必要时及时中转开腹手术,减少LC手术胆管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空中连廊是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一种,是两幢或几幢高层建筑之间由架空连接体相互连接,以满足建筑造型及使用功能要求的建筑.它的设计与施工具有跨度大、外观美、实用性强的特点,在医院新建或改扩建中常常被采用.文章结合具体的设计与施工的案例,对医院空中连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针灸起源于中国,然针灸戒烟却起源于美国.据悉,戒烟穴就是美国一位针灸医师发现的新穴位.其穴位位于手上的阳溪穴与列缺穴之间中点处,按之有一凹陷.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前后出血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2017年5月~2018年8月在某院行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的12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PH(Cerebral parenchymal hematoma,脑实质血肿)组8例、 HI(Hemorrhagic infarct,出血性梗死)组16例与non-HT(No bleeding after thrombolysis,溶栓后未出血)组98例,对3组患者溶栓前后不同时期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进行测定,并探讨其与出血转化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结果:与HI组、non-HT组相比,HI组患者溶栓之前的NIHSS评分更高,P0.05;溶栓后2h,3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溶栓前均有所降低;溶栓24h后,3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有所上升,但依旧低于溶栓前,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颅内血肿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rt-PA静脉溶栓后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24h内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静脉溶栓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河源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由计算机编号,按照单双数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比容(Hc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48 h、7 d、21 d观察组NIHS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高压氧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促进血液流变学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展社区康复工作,我们于1991年5月对武汉市一个社区的老年人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将1285例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调查对象为武汉重型机床厂的1490例老年人,除死亡、外出及少数精神病、重度耳聋、痴呆等无法回答问题的病人外,实查1285人,其中男669例,女616例。60~69岁950例(73.9%),70~79岁250例(19.5%),80岁以上者85例(6.6%),年龄最大者87岁。  相似文献   
7.
杨少明 《黑龙江医学》2019,43(8):964-965
目的探讨CT与磁共振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1月河源市人民医院115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体检者115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体检者选用CT与磁共振诊断,对比两组诊断情况。结果经磁共振诊断异常率数值明显高于CT诊断异常率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磁共振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中均有一定效果,两种方案进行比较,磁共振方案的准确率更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病例男性,27岁,因自残,将牙刷吞食,食后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疼,食欲下降5d来院就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急性痛苦病容,上腹部压痛,余无异常.临床诊断:上消化道异物.随后行胃镜检查,进镜顺利,进镜至40 cm处可见胃底一巨大条形塑料异物,一端锐利,另一端呈毛刷状,且质硬,异物周围胃黏膜充血水肿显著.使用异物钳钳夹,缺乏明显的着力点,给手术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9.
10.
正常脑池造影CT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池造影CT(CTC)主要用于观察脑池、室内等脑脊液密度的病灶 ,也可观察和评价脑脊液循环通畅情况[1] 。但对于造影剂在正常脑蛛网膜下腔、脑室系统和脑质内动态强化规律的CT研究 ,国内文献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脊髓造影CT(CTM )后 ,就造影剂经脑脊液循环在正常脑蛛网膜下腔、脑室系统及脑质内的强化分布过程进行CT动态观察 ,以期找出造影剂在正常颅脑内的强化规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脑脊液循环通畅和无颅脑疾病受检者 2 7位。在腰穿蛛网膜下腔注射欧乃派克或伊索显 (均为 30 0mgI ml) 8~ 15ml后 (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