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大黄在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 (CPS)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从理论上分析便秘或其他肠道疾病与CPS的相关性 ;在临床上将 42例CPS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加大黄组 (甲组 ) 2 3例与综合治疗不加大黄组 19例 (乙组 )进行比较。结果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标准 (NIH -CPSI)评分 ,甲组的症状改善优于乙组。结论 便秘或其他肠道疾病与CPS存在相关性 ,在CPS的综合治疗中应用大黄可以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在治疗下肢骨折时的应用问题。方法: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60例,其中股骨骨折25例(股骨倒打带锁钉6例),股腓骨骨折35例,术后一般不用外固定,第3天开始练膝关节功能活动;对于粉碎性骨折可用石膏托加以保护3—4周,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本组全部骨折愈合,未出现并发症,2例出现延迟愈合(分别为7个月、9个月)。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具有坚强内固定、牢固可靠、可早期进行关节功能活动等优点,有效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1994年3月~1996年12月,我们采用首乌还精胶囊治疗159例精子异常不育症脾肾阳虚患者,同时应用精液常规分析综合积分法对精液质量进行评价,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生殖激素,包括促卵泡生长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催乳素(PRL)、雌二醇(E2)和锌(Zn)的含量,探讨上述指标与精子异常不育症脾肾阳虚患者的发病及疗效的关系,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诊断标准11 男性不育症 育龄男性与女方同居2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女方生殖机能正常而不能怀孕者。12 脾肾阳虚 主证:(1)腰膝酸软或腰膝酸痛;(2)阴冷或畏寒肢冷;(3)性欲减退。次证:(1)面色萎黄  相似文献   
5.
中药还精方对人类精子顶体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还精方对人类精子顶体反应(AR)的影响。方法:通过人精子与含药血清共同培养,采用双重染色法(double-staining)检测精子的AR发生率。结果:含药血清组中人类精子顶体反应发生率有明显增加,且随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高剂量组最为明显(P<0.05),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与空白组、不含药血清组相比较P<0.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人类精子获能条件下,适当浓度的中药还精方可较大幅度提高顶体反应发生率,具有提高人类精子受精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带锁髓内钉在骨折治疗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讨论带锁髓内钉在下肢骨折治疗中的相关问题。方法:本组应用带锁圈内钉治疗下肢骨折仍例(65肢),其中股骨骨折25例,胚膀骨骨折35例(39肢),术后不用外固定,第3d开始膝关节功能活动;对于酚碎性骨折应用石膏外固定加以保护,6周去除石膏,并指导思者进行功能煅炼。结果:本组全部骨折愈合,末出现并发症,仅2例出现延迟愈合(7m以上)。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骨折具有良好的效果,具有坚强固定、稳定可靠、使骨折静力愈合的特点,有些相关问题值得引起注意,以便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8.
通补结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合并不育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索静脉曲张是男性不育症的常见病因,本文根据其导致不育的中医病因及病理变化特点,从通与补两方面入手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辨证论治体系形成于两千多年前的东汉时代,是迄今为止祖国医学主流的诊疗体系,但由于受历史条件限制,当时人们还无法揭示疾病的内在本质,只能从疾病的外在症状上去“取类比象“,以“辨证”来认识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内在本质,这在当时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创举,但在现代背景下仅仅认识疾病的某一阶段的内在本质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