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胸外科从1978年5月至1986年8月外科手术治疗法乐氏三联症19例(其中重型的1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报告1例基底动脉与小脑前动脉巨细胞动脉炎引起的小脑梗塞。患者女,85岁,因突然右侧头痛伴恶心、呕吐与一过性共济失调2周入院。既往有房颤、高血压、乳腺癌乳房切除史。体检:闻及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周围血管搏动可触及。一侧注视时出现水平眼震,右视时尤为明显。辨距不能、右臂轮替运动障碍,步态蹒跚向右倾以致行走不能。血小板轻度升高,ESR 明显加快。CT 示基底节钙化。入院后病情迅速恶化,5天后死亡。尸检示右小脑半球上外侧软化,矢状切面见右小脑前下动脉(AICA)的分布区域可见灰白质界限不清的楔形软化灶。组织学检查见基底动脉与右 AICA 呈节段性巨细胞动脉炎(GCA)改变,内膜与中层有多核巨细胞浸  相似文献   
3.
尽管目前使用特殊制作的少孔编织涤纶移植物并以凝固的血液预凝,但是胸内主动脉移植物常并发漏血。本文旨在比较移植物标准预凝法与高压消毒预凝法的漏出率从而评价移植物各种制备方法的效果。方法将每种方法制备的一段移植物置于特殊设计的密封装置内用滤过(40μ)盐水以恒温37℃、  相似文献   
4.
自体静脉及各种人造血管用于动脉重建虽为满意,但同类材料用于静脉则令人失望。其失败原因包括:低压、相流(Phasie Flow)、手术创伤及人造血管有较高致栓性。目前,虽公认自体静脉为最满意的替换材料,但因腔静脉较长,口径较大,自体静脉的应用受到限制。本实验旨在比较自体静脉、编织涤纶、  相似文献   
5.
为查明再通是否促进缺血性脑水肿与出血的演变,作者于1988年2月~1992年10月,采用系列CT研究了53例血管造影证实的大脑中动脉(MCA)阻塞病人。男34例,女19例。年龄28~78岁。发病后6h内,由静脉内(46例)或动脉内(7例)给予重组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剂(rt-PA)30~100mg。发病后8h内,rt-PA注入后立即重复血管造影。发病后12~24h通过Doppler或第三次血管造  相似文献   
6.
右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为一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手术死亡率甚高。本文报告1例在体外循环下施行修复手术获得满意效果,并对该畸形的胚胎学、病理生理、临床特征、手术技术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成人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杨国泰,张杰春,许志方1974年1月至1993年11月,共收治20岁以上成人房间隔缺损病人89例,占同期房缺手术397例病人的22.04%,无手术死亡病例。临床资料本组89例中男23例,女66例。年龄20~29岁63例,30~...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瓣囊肿为一种罕见的良性心瓣膜肿瘤。其临床表现酷似肺动脉瓣狭窄,很难区别。本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戴某,女性,9岁。生后20天因感冒就医,发现心脏收缩期杂音,考虑为先天性心脏病,以后屡次检查心脏杂音持续存在。幼年时  相似文献   
9.
随着左心室机械辅助装置(LVAD)的改进,它已趋向于用来帮助因缺血、炎症损伤的心肌恢复。在此情况下,心脏作功和冠脉血流的平衡至关重要。作者以等容收缩非搏血的离体狗心为模型,经主动脉插管灌注,探讨三种灌注类型,即非搏动、同相搏动与反相搏动型对心脏作功和冠脉流量(CBF)的影响。实验分四步进行:(1)调节左室收缩压为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5岁,干部。1981年6月12日突发急性前壁、高侧壁心肌梗塞,经内科治疗40余天恢复出院。此后于劳累、情绪激动时即感胸闷和心悸。病后半年胸部X线摄片显示左室侧壁有局限突出,心电图显示为陈旧性前壁、高侧壁心肌梗塞。1984年6月7日经选择性冠状动脉及左室造影,确诊为前降支完全阻塞及左室壁瘤。左室舒张期末压为(24mmHg)。 1984年8月21日在体外循环结合中低温麻醉下行室壁瘤切除。术中见心包腔内有广泛粘连,瘤壁与心包的粘连紧密。瘤壁内膜光滑,瘤上部有2~3g的附 壁多层血块。瘤壁中央部分(约5×3cm)为透壁瘢痕,其余瘤壁的纤维组织中似可见少许肌肉纤维。将瘤璧切除后,其周围留有1cm宽瘢痕组织供缝合用,共缝合3层,心脏复苏及术后恢复均较顺利。术后3周心电图显示心肌供血明显改善,X线胸片显示心影缩小,外凸的左室壁已消失。术后随访1年半,胸闷消失,能坚持8小时工作。 本例由于室壁瘤大,瘤内有血块,左室舒张期末压高,提示有明显血液动力学障碍,手术指征明确。左前降支完全阻塞,所累及的心肌除左室前侧壁外还包括室间隔的前部分,但本例仅切除左宣璧瘤部分,而对室间隔前部分未予处理,术后恢复仍属满意.由于前降支供血的左室壁已全部切除,故未施行升主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在手术方法上,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