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99年12月-2004年8月,我科对符合永久起搏新疗法指征的8例,行永久起搏器安置术,术后疗效显著。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杨义航  宁琳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3028-3029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及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和地尔硫(艹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心绞痛分级、心电图及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改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入选符合纳入标准T2DM组(B组)70例、T2DM合并CHD组(C组)70例;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5名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aist to hip ratio,WHR)、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浆Cys-C浓度。结果 C组血浆Cys-C浓度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4±0.63)mg/L vs.(0.74±0.14)mg/L,P<0.05;(1.34±0.63)mg/L vs.(0.87±0.36)mg/L,P<0.05];但A组和B组血浆Cys-C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ys-C在B组与年龄(r=0.254,P=0.034)、高敏C反应蛋白(r=0.238,P=0.047)呈正相关;在C组与FPG空腹血糖(r=0.273,P=0.022)、脂蛋白(r=0.426,P=0.000)(a)、高敏C反应蛋白(r=0.305,P=0.010)呈正相关。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WHR、脂蛋白(a)、Cys-C是T2DM并发CH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T2DM并发CHD的保护因素。结论 T2DM并发CHD患者血浆Cys-C浓度显著升高,它是T2DM并发CH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生脉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9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常规治疗基础加用生脉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99例,总有效率98.3%。  相似文献   
5.
李莉  向立权  吴永才  杨义航 《四川医学》2012,33(6):1026-1028
目的研究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后患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快速NT-proBNP试验法检测58例成功施行PBMV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术前及术后1h、2h、24h血浆NT-proBNP浓度变化,术前及术后即刻测平均左房压(MLAP),同时行Swan-Ganz漂浮导管,测定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二尖瓣口面积(MVA)和左房内径(LA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与PCW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作相关分析。结果术后即刻测MLAP较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61±4.02]mmHg:[14.96±3.88]mmHg);术后24hLAD和MVA与术前比较P<0.01(术前分别为:[46.92±5.69]mm,[0.98±0.22]cm2,术后24h分别为:[41.24±7.32]mm,[1.43±0.30]cm2);术前和术后LVEF变化P=0.156(术前为[35.3±4.3]%,术后为[36.7±2.6]%);术后1h、2h、24h血浆NT-proBNP浓度变化、PCWP变化和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24h的NT-proBNP变化(ΔNT-proBNP)与MLAP变化(ΔMLAP)呈显著正相关(r=0.37,P<0.05);术后24h的NT-proBNP变化(ΔNT-proBNP)与MVA的扩大值(ΔMVA)及LAD的变化(ΔLAD)无相关性(分别为r=-0.047,P>0.05;r=0.036,P>0.05)。术后2h,NT-proBNP变化(ΔNT-proBNP)与PCWP变化(ΔPCWP)呈显著正相关(r=0.68,P<0.01)。结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升高和左房压,PCWP升高显著相关。NT-proBNP水平对反映PBMV术后左房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瘦素与2型糖尿病(T2DM)并发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入选符合纳入标准的T2DM组(A组)70例、T2DM合并CHD组(B组)70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临床资料,并采用改良的Gensini评分系统对B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再将B组患者按评分分为轻度狭窄组(B1组)、中度狭窄组(B2组)、重度狭窄组(B3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空腹血浆瘦素水平.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浆瘦素水平在B组较A组显著升高(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WHR、瘦素是T2DM并发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在B1、B2及B3组中,随着Gemini评分增加,血浆瘦素水平逐渐升高,且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emini评分在B组与总胆固醇(TC)、LDL-C、瘦素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84(P=0.017)、0.288(P=0.016)、0.451(P=0.000).结论 瘦素参与T2DM并发CHD的病理生理过程,是T2DM并发CHD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且血浆瘦素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中、轻度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44例扩张型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2例,分别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和常规治疗,疗程2周。结果在心功能改善方面,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36%,对照组为77.87%,两组间具极显著差异(P〈0.01);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评分。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78%,对照组为72.95%,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射血分数(EF)治疗组治疗前为43.40%、治疗后为53.99%,对照组治疗前为42.55%、治疗后为51.80%,两组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未见与该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是治疗中、轻度慢性心力衰竭较理想的纯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5岁,汉族,已婚,工人.2007年12月18日因反复气促、心悸1年,加重半月入院. 入院时查体:T36.8℃,P82次/分,血压106/68mm Hg(1mm Hg=0.133kPa),颈静脉不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两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稍向左扩大,心率82次/分,律齐,P2亢进但无明显分裂,心尖部可闻隆隆样舒张期杂音,无明显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可闻及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胸骨左缘第Ⅲ肋间可闻轻度叹息样舒张期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1年~2000年10年间共收治难治性心衰(refractoryheartfailure,RHF)42例 ,现就其临床上常见而易被忽视之诱因进行分析 ,并简要讨论其诊治对策。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住院患者 ,经低盐饮食 ,洋地黄、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治疗 ,心力衰竭症状仍持续存在者42例 ,心功能按NYHA分级标准评分 ,其中心功能Ⅲ级12例 ,Ⅳ级30例 ,大部分病例经临床、X线胸片、ECG、UCG、HOLTER等确诊 ,部分病例经心内膜心肌活检、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 ,资料及检查项目齐全。42例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酸(uricacid,UA)在Ⅱ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并发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因素。方法入选正常对照组(A组)40例,T2DM组(B组)80例,T2DM合并CHD组(C组)82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UA水平。应用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UA水平在C组较A组及B组均显著升高(P〈O.05),但在A组和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O.05)。各组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A在A组与脂蛋白(a)[1ipoprotein(a),LP(a)]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1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42(P=0.004)、-0.366(P=0.020),UA在B组与腰臀比(waisttohipratio,WHR)、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27(P=0.043)、0.301(P=0.007),在C组与年龄、HsCRP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79(P=0.011)、0.292(P=0.008)。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WHR、LP(a)、UA是T2DM并发CH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DLC是T2DM并发CHD的保护因素。结论T2DM并发CHD患者UA显著升高,它是T2DM并发CH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