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章真如主任医师注重研究“阴虚”,并提出“阴精为人生之本”“阴虚为百病之因与果”和“滋阴为临床治疗大法”等学术观点.强调阴虚胃痛是多种原因导致胃阴不足,不能濡养胃腑融化水谷,而致受纳、熟腐水谷的功能失常,胃气通降不利而发.临床活用张仲景的“麦门冬汤”,叶天士的“叶氏养胃汤”,吴鞠通的“益胃汤”滋阴养胃.并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自拟香砂益胃汤治疗阴虚胃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汤对胆石症家兔胆汁成分和胆汁成石趋势的影响。[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胆结石病理组、疏肝利胆汤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每日喂普通颗粒饲料100g;胆结石病理组每日喂含1.2%高胆固醇饲料100g;疏肝利胆汤治疗组每日喂含1.2%高胆固醇饲料100g及疏肝利胆汤13ml,喂养8周,观察疏肝利胆汤对胆石症家兔胆汁成分和胆汁成石趋势的影响。[结果]疏肝利胆汤组胆汁中的总胆固醇、胆汁成石指数显著低于胆结石病理组,胆囊成石率也较结石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肝利胆汤能够显著降低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抑制胆石成石趋势,减少胆囊结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 脑血栓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病后常因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症而给工作、生活、家庭带来一系列困难和不便。为加速脑血栓患者的康复,我们采用中频电配合药物治疗脑血栓102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一、病例:临床确诊的脑血栓患者102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27例。年龄36岁~78岁,平均58.3岁。病程1天~2年,平均5.7个月. 二、仪器:沈阳产CZT—4康复治疗机,工作条件:(一)环境温度:0~40℃,(二)相对湿度:<75%。(三)使用电源:220V±10%,50HZ—60HZ。(四)功耗:≤100W。 三、治疗方法:采用“中频电同步叠加疗法”,  相似文献   
4.
化痰药皂荚治疗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进军  罗漪 《吉林中医药》2010,30(3):256-257
水湿痰饮都为人体水液代谢的病理产物,著名医学家朱丹溪在肿瘤的发病因素的认识上提出与痰有关,痰饮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类,现代研究提出“痰瘀同源”理论,运用化痰药皂荚治疗肝癌的思路,对于肝癌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分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和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2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增高。临床分型:黏膜型17例、浆膜型4例、肌型0例。胃镜活检部位为十二指肠降部3例,十二指肠球部11例和胃窦部4例。肠镜活检部位为降结肠2例,横结肠1例。病理学检查提示所有病理标本均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对于激素(强的松)治疗反应良好。[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血液和消化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性增多,缺乏特异性内镜表现,强的松治疗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6.
杜进军 《吉林中医药》2013,33(7):663-664
历代中医学家多认为肝病从脾论治是治疗肝病的重要原则之一.该理论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历代医家对肝病从脾论治的思想有很大的发展.章真如主任医师认为:第一,脾实不受肝邪者,则不需补脾,直治已病之肝;第二,肝实脾虚者,先补未病之脾,兼治已病之肝;第三,肝脾两虚者,应补已病之肝,亦益不实之脾.当代医学研究和临床观察也证实,肝病患者也常常会出现消化系统功能的病变,说明肝脾关系密切.临床经验方疏肝健脾汤为治疗肝郁脾虚证的代表方.  相似文献   
7.
<正>章真如(1924~2010),主任医师,江西南昌人,历任武汉市中医医院研究室副主任、内科主任、业务副院长、名誉院长。全国第一、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先后出版著作《滋阴论》、《调气论》、《养老论》、《肝胆论》、《风火痰瘀论》等。章真如老先生从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加味一贯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肾阴虚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加味一贯煎,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中医证候评分、ALT、AST、HBV-DNA、肝纤维化相关指标(肝纤四项,APRI评分和FIB指数).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3.3%,28/30)高于对照组(40%,12/30)(P<0.05).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乙肝DNA、ALT、AS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肝纤四项,APRI评分和FIB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一贯煎可以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相关指标和症状.  相似文献   
9.
杜进军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194-3195
病毒性肝炎是法定乙类传染病,部分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患者可演变成慢性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1].全世界约20亿人感染乙肝,80%的原发性肝癌与慢性乙型肝炎有关,25%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死于与之相关的肝脏疾病或肝癌[2].根据中国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报道:我国有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患者约2000万例.  相似文献   
10.
中医认为,阴虚似乎是肝病的必然后果,因此疏肝养阴法在中医肝病治疗中应用较多.疏肝养阴法是疏肝法和养阴法的联合应用,其中疏肝法又可分为理气和通络法.疏肝的代表药物柴胡虽不适用于“肝阴不足”的肝病证型,但确为疏肝解郁的专用之材.滋阴学说理论起源于《内经》,应用于东汉张仲景,发扬于朱丹溪,到明清时期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滋阴学派.一贯煎为疏肝养阴法的代表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