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3.
目的 分析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行舒适化浅镇静策略理念(comfortable and shallow sedation strategy concept,eCASH)联合风险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期间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风险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eCASH理念风险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昏迷情况、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以及酸中毒纠正时间、pH酸碱度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恢复时间。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语言反应、睁眼反应、肢体运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感知、活动力、移动力、皮肤受湿的状况、营养状况、摩擦力和剪力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酸中毒纠正时间、pH值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以及尿酮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eCASH理念联合风险护理,通过对患者风险事件的评估,可以改善昏迷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经导管植入无导线Micra起搏器系统(Medtronic)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入选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期间符合无导线起搏推荐意见适应证的患者植入无导线Micra起搏器系统。观察和评估手术持续时间(从股静脉穿刺到静脉通路闭合)、X线透视时间、器械回收重新释放次数、围手术期起搏器程控检测(感知、阈值和阻抗)以及住院期间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在术后1、3、6个月随访检测起搏器参数,观察手术相关的中长期不良事件。结果 入选20例患者,均经导管均成功植入无导线Micra无导线起搏器,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100%。平均手术时间(38.5±3.3)min,平均X线透视时间(10.8±6.1)min,平均Micra起搏器释放次数(1.56±0.75)次,其中14例患者1次释放成功,3例患者2次释放成功,1例患者3次释放成功,2例患者回收释放次数大于5次。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部位首选在右中位室间隔成功植入14例,高位间隔4例,低位间隔2例。术中平均起搏阈值(0.50±0.21)V,心室感知(8.87±1.52)mV,阻抗为(758.9±187.9)Ω...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究模拟微重力效应下骨细胞钙池操纵Ca~(2+)通道(store-operated calcium channels,SOC)的活性变化以及其可能机制,阐明失重性骨丢失的发生机制。方法以小鼠骨细胞(MLO-Y4)为对象,分为回转模拟微重力效应组(simulated microgravity, SM)和正常重力组(control, CON)。分别旋转培养24、48 h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毒胡萝卜素引发细胞内质网钙库耗竭后胞内Ca~(2+)浓度水平,以反映SOC通道的活性;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膜骨架spectrin和内质网膜蛋白IP_3R的分布情况,研究SOC通道功能变化的可能机制。结果在内质网钙库释放Ca~(2+)时期,24、48 h SM组的胞内Ca~(2+)浓度水平与CON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而在胞外Ca~(2+)经SOC通道内流时期,24 h SM组只在前4 min比CON组有显著性下降,48 h SM组在整个时期均比CON组有显著性下降。与CON组相比,SM组膜骨架spectrin向细胞边缘聚集,而ER膜蛋白IP_3R则向ER核被膜区域聚集,且48 h组更为显著。结论模拟微重力效应可抑制骨细胞SOC通道活性。骨细胞膜骨架spectrin以及内质网膜上蛋白IP_3R位置分布变化,可能影响SOC通道激活过程中蛋白间的构象耦合,进而降低骨细胞SOC通道的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