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目的 建立阿托西班的临床合理用药评价标准,为临床合理使用阿托西班提供参考。方法 以醋酸阿托西班注射液说明书、相关指南为依据,由合理用药评价小组制定合理用药评价标准,包括5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AHP)法计算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利用逼近理想值排序(TOPSIS)法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本院”)190例妊娠期妇女使用醋酸阿托西班注射液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评价,根据相对接近度将评价结果分为用药合理、用药基本合理、用药不合理3个层次。结果 190例妊娠期妇女中,49例(25.8%)为阿托西班用药合理,39例(20.5%)为用药基本合理,102例(53.7%)为用药不合理;AHPTOPSIS法所得评价结果与临床实际情况相符。用药不合理的主要问题为超适应证用药、用法用量不合理、超疗程用药及未进行适宜的经济性考量。结论 通过AHP-TOPSIS法建立了阿托西班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评价标准,该法所得评价结果可量化、科学可信。该药在本院的不合理使用现象较为普遍,临床应用时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
胎盘植入是导致严重产后出血、子宫切除及产褥期感染的主要原因,由于剖宫产率的上升以及各种原因的宫腔手术操作,近年来胎盘植入的发病率较前50年相比已增加10倍。胎盘植入的处理原则首先是保全患者生命,在此基础上尽量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这里主要对胎盘植入临床诊治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几大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胎妊娠合并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产前诊断方法及选择性减胎术定位方法。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9例多胎妊娠合并胎儿染色体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其产前诊断方法、染色体异常情况、选择性减胎术的方法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 结果9例患者中3例为三胎妊娠,6例为双胎妊娠。(1)产前诊断:①超声检查:9例患者早孕期行超声检查,均提示存在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 NT)增厚,孕中期超声检查提示有6例患者存在胎儿结构异常,包括颈部囊肿、心脏异常、外生殖器畸形、足内翻、全身水肿等;②染色体检查:5例胎儿21-三体综合征,1例Turner综合征,1例染色体微缺失,1例染色体重复,1例双胎染色体异常。(2)治疗及妊娠结局:9例患者中7例患者行选择性减胎术治疗,1例流产,3例早产(新生儿均存在并发症),3例足月分娩(新生儿均未见异常);2例患者拒绝减胎,1例于孕中期自然流产,1例于孕35周剖宫产分娩(1胎儿为21-三体综合征,另一胎儿为健康儿)。 结论多胎妊娠应注重早孕期染色体筛查,确诊宫内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可在超声引导下行选择性减胎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有、无明显诱因导致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PROM)对母儿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1月至2012年1月早产合并PPROM 4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87例有明显诱发因素的患者作为PPROM(A)组,原因不明早产合并PPROM 207例为PPROM(B)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①PPRoM(A)组孕妇平均年龄及既往不良孕产史发生率均高于PPROM(B)组(29.72±4.81岁vs 28.50±4.49岁,P<0.05;4.9% vs0,P <0.05);分娩孕周显著低于PPROM (B)组(33.01±2.40周vs 34.01±2.29周,P<0.01).②PPROM(A)组阴道顺产率明显低于PPROM(B)组(33.1% vs 73.4%,P<0.01);剖宫产率则显著升高(63.8% vs 25.6%,P<0.01).③PPROM(A)组孕妇总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PPROM(B)组(31.7% vs 21.3%,P<0.01),其中,PPROM(A)组羊膜腔感染发生率较PPROM(B)组显著升高(9.1% vs 0,P<0.01).④PPROM (A)组新生儿体重、1分钟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PPROM(B)组(P<0.01);新生儿窒息率则高于PPROM(B)组(P<0.05).两组其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明显诱因致早产合并PPROM者,母儿患病率相对较高.孕妇年龄、既往不良孕产史及母亲健康状况可能也与妊娠结局有关.针对不同病因,应采取不同处理措施,以减少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产伴胎膜早破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607例伴或不伴胎膜早破的无其他明显诱因早产病例,将其分为伴或不伴胎膜早破两组,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早产伴胎膜早破组(n=369)产妇剖宫产率明显大于不伴胎膜早破组(n=238)(18.43%vs11.76%,P<0.05);平均住院天数明显高于不伴胎膜早破组(6.3 d vs 5.5 d,P<0.05);新生儿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胎膜早破组(20.51%vs 11.32%,P<0.0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胎膜早破组(9.23%vs2.8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伴胎膜早破会增加早产产妇的剖宫产率,以及早产儿和围产儿致病率和死亡率,尽早发现并恰当处理胎膜早破对降低早产发生率和早产儿发病率、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综合指标,虽然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原因较多,可因不同国家和地区情况而有差异,但妊娠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仍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最终因素[1-2]。如何降低妊娠期妇女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时有效地处置MODS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鉴于孕产妇死亡率的增加,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ACOG)及其委员会建议创建产科快速反应团队,并建议快速反应团队应进行定期演练以提高其应急能力。产房快速反应团队的建立,可以早期识别孕产妇病情恶化的征兆并快速做出反应,能够大大改善母婴结局,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正产科患者病情变化快、特点急,常需要急救支持。又由于产科急救涉及母胎,因此较普通急救相比有其特殊性。早期识别患者病情变化,快速做出反应,并联合多学科对患者进行救治,是提高孕产妇救治成功率及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目前越来越强调多学科团队管理(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模式和产科快速反应团队(rapid respond team,RRT)在产科急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