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表明,猕猴高脂造型22—28个月,其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内皮发生水肿、细胞间隙变宽,局部破裂等改变,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老年高脂组病损程度较重,且中央支也表现出类似改变。结果提示,高血脂可以引起脑动脉硬化性改变,且病损程度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开封市中小学生贫血状况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为掌握开封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情况,以便采取防治措施,提高在校学生身体素质,笔者于2002年对开封市部分中小学在校生进行了贫血状况调查,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开封市19所中小学在校学生为检测对象,其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辨证分型肝癌患者肝癌细胞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60例肝癌切除标本,利用MTT法测定不同证型肝癌患者对6种常用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结果:脾气虚组、肝气郁结组、瘀血阻络组之间各药敏感性有逐步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各药在肝瘀脾虚阻络组敏感性明显下降.结论:不同中医辨证分型肝癌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肝癌,就是要根据具体患者药敏实验结果结合辨证论治设计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儿童缺铁性贫血发病率却逐年上升.铁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遍缺乏的营养素,据WHO统计,世界上有66%~80%的人处在铁缺乏状态.全球有15%~20%的人患缺铁性贫血,儿童贫血发生率为12%~27%,我国儿童贫血发生率为25%~38%[1],因此改善铁营养状况,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肝豆状核变性是1912年英国医生威尔逊首次报道,故也称威尔逊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铜代谢障碍引起,该病多于6至9岁发病,多数最先出现肝病症状,故常被误诊为急性肝炎或肝硬化.若临床医师能早期确诊,并给予正确治疗,可使患者延长生命,减少痛苦.  相似文献   
6.
我国从 1985年起开展了幽门螺杆菌 (HP)的研究工作。小儿HP感染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多表现为上中腹或脐周慢性钝痛 ,病程较长。以往检测手段不多 ,常被误诊为“肠痉挛、肠虫症”而治疗无效。近几年大量研究提示 90 %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 80 %的胃溃疡与HP感染有关 ,因此形成了“无HP、无溃疡”的新概念”[1] 。目前研究证明 ,HP感染作为环境因素之一 ,肯定在胃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2 ] 。基于这些原因 ,作者再次调查本市学龄儿童HP感染率并提出防治对策 ,其意义显而易见。 ,1 临床资料1.1 对象开封市 11所小学学龄儿童上中…  相似文献   
7.
<正>患儿,男,57天,以“发热5天,嗜睡,双下肢瘫痪两天”为主诉入院.患儿发热前3天,头部,脊柱外伤,随后出现发热,为驰张热.入院前2天出现嗜睡,双下肢驰缓性瘫痪,无呕吐及抽搐,二便正常.查体:T:37.5℃,P:124次/分,R:42次/分,W:4kg,嗜睡状,头颅无畸形和血肿,前门2.0×2.0cm,稍紧张.颈软,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及脊柱发育正常,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张力减弱,肌力Ⅰ级.感觉正常,膝反射消失.辅助检查:WBC:11×10~9/L,N,20%,L:80%,脑脊液:无色透明,蛋白定性(+),细胞数108/mm~3,N:72% L:28%,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心肌酶的动态变化,以探讨早日确诊轮状病毒腹泻并心肌损害的敏感指标。方法:对482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和200例健康同龄儿动态监测心肌酶及心电图。结果:腹泻组与对照组心肌酶异常率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心电图异常率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心肌酶是判断轮状病毒腹泻合并心肌损害的重要依据,CK-MB是确定心肌损害的关键指标,也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学龄儿童慢性腹痛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表现为中上腹或脐周慢性疼痛。近年文献报告,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相关。为此,我科在1989年与1999年两次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本市慢性腹痛学龄儿童的血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