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Wistar大白鼠腭部手术后裸露硬腭骨创面的组织学愈合情况。方法:选用24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及实验对照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置。实验组,模拟改良的Langenbeck术式行腭成形术,在腭部中线区造成一个纵行类梭形黏骨膜缺损,然后在两侧近磨牙腭侧龈缘处做松弛切口,松弛切口区遗留的裸露骨面暴露在口腔中。实验对照组实施同样的手术,但在腭部中线区不造成黏骨膜缺损,仅于中线及两侧近磨牙腭侧龈缘做切口.将黏骨膜瓣翻起后再复位缝合。术后8周处死动物,切取硬腭作组织学切片,观察不同处理措施的腭部组织学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松弛切口区遗留的裸露骨面由瘢痕结缔组织修复,上皮下由大量较粗的胶原纤维构成,无疏松结缔组织,胶原纤维穿入腭骨、牙槽骨及牙龈中。实验对照组,上皮下充满胶原纤维,深层结缔组织较疏松,未见胶原纤维穿入腭骨、牙槽骨及牙龈中。结论:腭部手术后遗留的裸露骨面由瘢痕组织修复,其胶原纤维穿入腭骨及牙槽骨中,这可能是影响上颌骨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阅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3):115-116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充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5月至2010年2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86例,256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随机分为治疗组132颗患牙,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照组124颗患牙,行传统多次性根管治疗术;对两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共治愈117例,占88.6%,总有效率98.5%,对照组共治愈96例,占77.4%,总有效率98.5%,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次性根充治疗术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疗效优于传统多次性根管治疗术,且患者复诊次数少,疗程短、省时及医疗费用低,疗效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Seal&Protect、GLUMA二种脱敏药物对牙本质敏感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32例200颗牙本质过敏的牙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上述两种药物进行脱敏治疗,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两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Seal&Protect对牙本质过敏症具有较好的疗效,是目前理想的脱敏剂.  相似文献   
4.
张丽  李阅  廖洪斌  常靖雯 《中国校医》2007,21(4):450-451
目的 探讨下颌前牙、前磨牙根管遗漏治疗失败的原因。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方法 选择2003~2006年口腔门诊的33例下颌前牙、前磨牙治疗后疼痛的病例,进行术前、术后的X线正位、偏位投照,配合根管显微镜的应用,寻找确定双根管。结果 33例患者41颗下颌前牙、前磨牙治疗后疼痛,因根管遗漏而导致治疗失败。结论 根管遗漏是导致下前牙,下前磨牙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采用正位、偏位角度的术前、术后及诊断丝X线片投照,配合根管显微镜的使用,有助于双根管的发现,避免根管遗漏。  相似文献   
5.
威胁青少年的最大危险因素潜在于家庭、学校和社区,这些本该是最安全的地方。人们常感叹: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在青少年儿童的生活更现代化、更富裕、更丰富多彩了。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在想些什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总是说“郁闷”呢?  相似文献   
6.
张丽  李阅  罗娟 《临床误诊误治》2004,17(6):390-391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期间影响疼痛的因素。方法对门诊日志记载连续完整的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发生率为 13 6% ,疼痛的高发牙位为下后磨牙和下前牙 ,超充发生疼痛是未超充的 4倍 ,充填时症状未全部消失的牙比症状消失的牙发生疼痛的概率显著增高 (P <0 0 5 )。一次性根充术后发生疼痛的病例是 2次或多次根充发生疼痛病例的 2 5倍。结论根管治疗期间急性疼痛的发生是多因素的 ,与术前患牙牙髓状况及充填时机、超充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人根面龋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根面龋防治选择最佳方法.方法:对门诊老年人根面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牙龈萎缩、菌斑指数、年龄、吃甜食习惯与根面龋有关,随年龄增大而根龋增加且多发于下颌磨牙、前磨牙,以近远中面为好发牙面.黠论:牙龌萎缩,菌斑指教,年龄是根龋发生的危险因素.防治老年根面龋应消除各种致病因素,早期防治,以保护天然矛列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李阅  娄颖昕  彭一纯 《中国校医》2007,21(4):448-449,451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发生的原因以及预防和处理办法。方法 对714例1680颗患牙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并对根管治疗期间发生牙疼痛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发生率为13.6%,高发牙位为下后磨牙和下前牙,超充发生疼痛大于未超充的4倍,充填时症状未全消失者比症状消失者发生疼痛的概率显著增高(P〈0.05)。一次性根充术后发生疼痛者是两次或多次根充者的2.5倍。结论 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受多因素影响,也与术前患牙牙髓状况及充填时机、超充等有关,而根管预备彻底和规范操作是预防与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娄颖昕  彭一纯  李阅 《当代医学》2011,17(11):65-65
目的分析不同根管封闭剂对根管充填术后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59例根尖周炎单根管患者随机均分三组,分别使用不同的根管封闭剂进行根管充填,术后观察三组疼痛、肿胀情况,并做出对比与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无不良反率为88.68%;B组无不良反应率为64.15%;C组无不良反应率为94.34%。结论 AH plus糊剂发生术后不良反应的比例最小,且具有不易产生肿胀与异物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李阅 《当代医学》2011,17(11):111-112
目的探讨牙周牙髓病的病因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20例牙周牙髓病患者130颗患牙根据不同病因及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原发性牙周继发牙髓病变牙78颗,治愈42颗,好转26颗,有效率为87.2%;原发性牙髓、根尖病继发牙周病变牙32颗,治愈20颗,好转9颗,有效率为90.6%;牙髓牙周同时病变牙20颗,治愈8颗,好转7颗,有效率为75.0%;总有效率为86.21%。结论针对性地系统治疗牙周牙髓病以及患者积极配合,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