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维生素D缺乏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冬春季在长沙市第一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NASH患者,根据血清1,25(OH)2D3水平分为3组:A 组为1,25(OH)2D3缺乏组(<20 ng/mL),B 组为1,25(OH)2D3不足组(20~30 ng/mL),C 组为1,25(OH)2D3充足组(>30 ng/mL)。比较3组患者血清1,25(OH)2D3、ALT、AST、TBil、TC、TG、IL-18、IL-37水平和肝脏病理分级的差异,计算FIB-4指数。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共纳入NASH患者120例,A、B、C 3组各40例。与A组比较,B、C两...  相似文献   
2.
正丙型肝炎病毒容易导致慢性感染,是我国慢性肝病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DAA)的出现,为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与传统的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方案相比,DAA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好,且口服方便、不良反应少,适用范围广[1-2]。目前,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药物购买的方便性,部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以通过购买仿  相似文献   
3.
4.
淡黄香茶菜地下部位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淡黄香茶菜Isodon flavida地下部分的主要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MCI 树脂等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鉴定结构. 结果: 从淡黄香茶菜地下部分的70%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11个化合物,分别为角鲨烯(1),豆甾-4-烯-3-酮(2),豆甾-4-烯-3,6-二酮(3),8(17),13-ent-labdadien-15→16-lactone-19-oic acid(4),1-油酸单甘油酯(5),2α-羟基-乌索酸(6),山楂酸(7),2α,3α,23-三羟基乌苏-12,20(30)-二烯-28-酸(8),豆甾醇(9),7α-羟基谷甾醇(10),β-谷甾醇(11). 结论: 除化合物7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本研究对于深入了解认识香茶菜属植物地下部分的化学品质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对照组5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等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能有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尔基蛋白73(GP73)、热休克蛋白27(HSP27)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在乙型肝炎相关性早期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50例HBV相关早期肝细胞癌患者、5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和30名健康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GP73、HSP27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肝癌患者的HBV-DNA水平。 结果 早期肝癌组患者血清GP73、HSP27、AFP水平分别为(266.37±98.41)ng/ml、(847.18±211.72)pg/ml、(368.56±65.32)ng/ml,明显高于肝硬化组[(60.23±32.30)ng/ml、(338.46±114.3)pg/ml、(26.22±8.58)ng/ml]、以及对照组[(23.32±11.08)ng/ml、(73.39±38.54)pg/ml、(7.15±3.3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早期肝癌组患者血清AFP、GP73、HSP27单项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5%、82%、74%,及AFP+GP73+HSP27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6%,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分别为48%、37.5%、18%、32%)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6%、0、0)(均P<0.01),其中AFP+GP73+HSP27联合检测阳性率最高(P<0.01);AFP、GP73及HSP27与HBV-DNA的相关性为0.076、0.119、0.176(P>0.05)。 结论 GP73、HSP27与AFP联合检测可作为诊断肝细胞癌的重要指标,为早期发现及治疗提供依据,它们与HBVDNA情况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sTRAIL水平进行测定.对5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结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TRAI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存活组血清sTRAIL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TRAIL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呈显著正相关(r=0.32.P<0.01),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相关性r=0.78,P<0.05):29例HBV DNA<1×105 copies/mL者与21例HBVDNA≥1×105 eopies/mL者血清sTRAIL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TRAIL参与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肝损伤过程,并与患者病情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水平无相关.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观察医院常用消毒剂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为选购医院消毒剂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对4种医院常用消毒剂杀灭临床分离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进行观察。 结果 用60%乙醇、有效氯400 mg/L的含氯泡腾片消毒液、有效碘200 mg/L的碘伏消毒液均可在1 min之内完全杀灭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75%乙醇消毒液和某含聚六亚甲基胍复合醇手消毒液均可在30 s达到完全杀灭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结论 4种医院常用消毒剂在日常使用浓度下均能有效杀灭临床分离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meta分析对现已发表的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IRAB)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科学比较哪种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更好。方法全面收集IRAB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舒巴坦耐药性研究的资料,根据严格的标准筛选纳入文献,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分析表明,IRAB对氨苄西林/舒巴坦(62.8%)的耐药性显著高于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44.7%)(P〈0.001)。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性分析表明,IRAB对氨苄西林/舒巴坦(70.7%)的耐药性显著低于对哌拉西林/舒巴坦的(95.2%)(P〈0.001)。综合可得,IRAB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最弱,对哌拉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性最强。结论在IRAB的治疗中,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高于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舒巴坦,是较好的供选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中晚期深度烧伤创面大张皮片移植术的疗效,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中小面积四肢深度烧伤56例。结果,大张皮片成活百分率87%~100%,平均95%。获随访56例,时间13~30个月,平均26个月。1例出现增生性瘢痕,其余未见明显的瘢痕增生挛缩,外观及功能良好。表明深度烧伤中晚期切除肉芽创面采用自体大张皮移植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