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患者并发肾功能损害时血清一氧化氮 (NO)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5例阻塞性黄疸并发肾功能损害患者的血清NO、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活性、BUN和Cr值进行检测 ,并以 2 6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阻塞性黄疸组BUN和Cr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 ,而NO和NOS则低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相关分析显示 ,NO与BUN和Cr呈负相关关系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41 9和 - 0 .553(P<0 .0 1 )。结论 阻塞性黄疸并发肾功能损害时其血清NO和NOS下降 ,提示NO在阻塞性黄疸时对肾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照观察正常人与Ⅲ型糖尿病患者的E_2、T、FT、LH、FSH、TXB_2、6-酮PGF_(1α)、游离钙、胰岛素的基础值,并静注LRH-AⅡ及肌注睾酮进行动态观察。认为糖尿病组血浆E_2、E_2/T比值、TXB_2/6-酮PGF_(1α)比值增高,而T、6-酮PGF_(1α)降低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障碍有关;替代应用睾酮可纠正升高的E_2/T比值,可能对早期防治Ⅲ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者通过测定血浆睾丸酮(T)、雌二醇(E_2)、前列腺素代谢产物6-酮 PGF_1α和TXB_2,发现糖尿病组血浆 E_2、E_2/T 比值、TXB_2/6-酮 PGF_1α比值均高于正常人,而6-酮PGF_1α则低于正常人,认为此是导致心血管病变的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4.
高位胆管良性狭窄的原因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位胆管良性狭窄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高位胆管良性狭窄460例的病因和治疗方法。结果病因依次为肝胆管结石(383例)、高位胆管损伤(54例)、胆囊结石Mirizzi综合征(21例)、单纯良性狭窄(2例)。分别行肝叶或肝段切除;经肝剖开狭窄胆管,肝胆管或肝门胆管空肠吻合;肝门胆管狭窄切开整形后与空肠大口吻合;吻合口狭窄切开扩大吻合;肝门胆管狭窄切开整形后T管支撑等手术。效果满意,优良率为90.1%。结论高位胆管良性狭窄的主要原因是肝胆管结石(83.3%)和高位胆管损伤(11.7%)。肝叶或肝段切除,或联合肝内胆管或肝门胆管空肠大口吻合是治疗肝胆管结石并肝胆管狭窄的有效方法。高位胆管损伤初期修复后较易发生胆管或吻合口狭窄,再次修复以胆管空肠Roux-en-Y大口吻合术效果最好。强调重在预防,在行胆道手术时避免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5.
急性重症胆石性胰腺炎34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胆石性胰腺炎 (ANGP)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时机和指征及手术方式。方法 :总结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收治的ANGP 34例治疗情况。结果 :对伴有化脓性结石性胆囊炎或梗阻性胆管炎患者 19例 ,早期 (72h内 )行急诊胆囊切除 ,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 ,胰腺坏死组织清除 ,腹腔冲洗 ,胰周及腹腔多管引流术。治愈 16例 ,占 84 .2 % ,好转 1例 ,术后 1例死于ARDS ,1例死于MOF。对胆囊结石但无明显化脓性炎症及胆总管梗阻 15例 ,采用非手术治疗 ,方法是禁食 ,胃肠减压 ,中药清胰致泻 ,抗感染 ,抗休克 ,使用生长抑素及营养支持等。待胰腺病变治愈或稳定后再择期行胆道手术。本组治愈 12例 ,占 80 % ,好转 1例 ,死于胰性脑病 1例 ,感染中毒性休克 1例。结论 :用此方案治疗ANGP治愈率高 ,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疏血通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临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PCI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疏血通组)40例与对照组(常规组)40例,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术后两组均予以常规双抗治疗,治疗组予静脉输注疏血通。比较两组间TIMI血流、心电图ST段变化、心超、不同时间点主要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MACE)。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TIMI血流明显改善(92.5%vs 85%),治疗后ST段回落(77.5%vs 62.5%)、一周的LVEF无明显差别,6个月和12个月的LVEF差异明显;6个月和12个月的MACE为(10%vs 20%)、(7.5%vs 17.5%)。结论 PCI术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能改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有效灌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联合运用多普勒超声与动脉硬化仪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的相关性,综合评价补肾中药复方首参颗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73例和中药组83例,西药组口服普法他汀治疗,中药组服用首参颗粒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ba PWV与IMT的相关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IMT与ba PWV变化。结果:1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MT与ba PWV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873),两组治疗后IMT与ba PWV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T与ba PWV可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监测的有效指标,首参颗粒可能通过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IMT、ba PWV进而有效干预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8.
作者观察了正常人及Graves病患者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EDTA后血浆PTH、钙、磷的变化。静注葡萄糖酸钙、EDTA后,正常人组血清钙迅速上升或下降,血浆PTH亦随之下降或升高;Graves病组血钙亦迅速上升或下降,而血PTH无明显动态变化。血钙与PTH无明显相关性。提示Graves病患者在血钙的平衡调节中,PTH以外的因素起主要作用,并认为甲状旁腺功能有缺陷。  相似文献   
9.
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临床应用纤维胆道镜的经验 ,评价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总结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2 799例 ,按是否配合使用纤维胆道镜的情况分 3组分析研究 :A组 2 0 7例 ,仅切开肝外胆管器械取石 ,未配合使用纤维胆道镜 ;B组 10 5 1例 ,术中用器械取石 ,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残石 ;C组 15 4 1例 ,术前经良好的胆管造影 ,术中、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结果 术中未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的术后残结石率 39% ,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的术后残石率 5 % ,术中和 /或术后均用纤维胆道镜取石的最后残石率 2 .5 4 %。平均 6年半随访的结果优良 :C组优于B组 ,B组优于A组 ,均经 χ2 检验P <0 .0 5。结论 胆道内镜技术与外科手术联合应用可有效降低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率 ,提高治疗效果 ,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促绒毛膜性腺激素(HCG)是人类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是维持正常妊娠的重要因素。测定血、尿中HCG含量,可了解妊娠各期激素含量变化。绒毛膜上皮癌和葡萄胎患者,血中HCG浓度升高,根据其浓度变化,藉以了解病情和疗效,并对药物筛选,提供生化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